桥本病和甲减区别是定义与病因、病理表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1.定义与病因
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属于甲减的常见病因之一。主要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被破坏,甲状腺功能逐渐减退。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作用不足,引起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
2.病理表现
桥本病病理特征是甲状腺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被破坏,可伴有淋巴滤泡形成。甲减病理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相关的代谢改变。
3.临床表现
桥本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仅甲状腺肿大,多呈对称性、弥漫性肿大,质地韧,表面光滑或细结节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甲减表现,如上述畏寒、乏力等,部分患者甲状腺肿大明显时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女性患者可能在妊娠等特殊时期病情有变化。甲减一般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
4.实验室检查
桥本病是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显著升高,是诊断桥本病的重要依据。甲减是血清甲状腺激素(TT4、FT4)减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不同病因导致的甲减,TSH和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特点不同,如垂体性甲减,TSH可正常或减低,甲状腺激素减低。
在生活方式方面,患者应注意避免高碘饮食(对于因碘缺乏导致的甲减相关桥本病患者需适当补碘,而碘过量引起的则需低碘饮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