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杆菌感染的症状一般包括持续高热、消化系统症状、玫瑰疹、神经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等。
1.持续高热
伤寒杆菌感染初期体温逐渐升高,后期会进入持续高热状态,体温多维持在39-40℃,常持续1-2周,服用普通退烧药效果不佳。
2.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症状,部分人伴随便秘,少数人出现腹泻,大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严重时可能出现便血。
3.玫瑰疹
发病1周左右,胸、腹、肩背部可能出现淡红色小皮疹,直径2-4毫米,数量较少,一般2-4天后自行消退,按压皮疹可褪色。
4.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会出现精神萎靡、乏力、表情淡漠,部分人伴随头痛、耳鸣,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
5.肝脾肿大
多数患者在发病1周后可触及肝脏和脾脏肿大,按压时可能有轻微疼痛感,肝功能可能出现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伤寒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饮食调理、卧床休息、隔离与消毒等。
1.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片抑制细菌繁殖,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感染,阿奇霉素分散片用于儿童或孕妇患者,需严格按疗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2.饮食调理
选择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蛋羹、鱼肉,避免生冷、油腻、粗纤维食物,防止肠道损伤;少量多次饮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卧床休息
发病期间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避免活动加重病情,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4.隔离与消毒
患者需进行隔离,直至症状完全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避免传染他人;患者的粪便、尿液需经过消毒处理,衣物、餐具单独清洗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