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治疗措施有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定期监测、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传染他人、肝脏保护治疗等。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基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和核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缓肝脏损伤,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药物,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
2、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来帮助清除乙肝病毒,尤其在部分患者中能激活免疫系统,有助于控制病毒的长期抑制。免疫调节药物可辅助抗病毒治疗,部分患者也可能会通过干扰素治疗,促进免疫反应,增加病毒清除的机会。
3、定期监测
慢性乙肝患者需要定期接受血液检查,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以及肝脏的状态,确保病情控制。肝功能异常、病毒载量增加、肝脏纤维化等指标都可能提示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肝脏超声检查和肝活检也可帮助评估肝脏损伤程度。
4、健康生活方式
慢性乙肝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应尽量避免油腻、辛辣和酒精等肝脏负担较大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合理的作息、规律的锻炼和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改善肝脏功能,促进康复。
5、避免传染他人
慢性乙肝具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注意避免传播病毒。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同时保持安全的性生活,减少血液传播的风险,降低他人感染的可能性。
6、肝脏保护治疗
肝脏保护药物可辅助治疗肝脏疾病,减轻肝脏损伤。例如,使用适当的抗氧化剂、肝脏修复药物等,能够帮助改善肝细胞的修复过程,缓解肝脏炎症,提高肝脏功能,延缓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肝脏损伤,能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