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原因一般包括手术存在风险、术后功能恢复受限、术后再次骨折的风险大、神经损伤不可逆、属于轻度骨折等。
1.手术存在风险
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需切开深层组织,可能会损伤脊髓、神经根或大血管,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或大出血。如果发生骨水泥渗漏,还可能会压迫脊髓,引发永久性神经损伤,且术后感染风险高,易引发败血症。
2.术后功能恢复受限
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需长期制动,会导致腰背肌萎缩。并且,术后核心肌群力量下降,可能会引发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其次,邻近椎体因应力集中加速退变,增加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形成风险,远期需再次干预。
3.术后再次骨折的风险大
如果是老年患者,并且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症,进行手术后,硬化椎体周围骨质仍疏松,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邻近椎体骨折。即使采取骨水泥增强术,也未改善整体骨密度,多节段骨折风险扔持续存在。
4.神经损伤不可逆、
术中操作可能会牵拉或压迫神经根,导致下肢肌力减退、感觉异常或反射消失。若神经完全损伤且未及时减压,则会遗留永久性瘫痪或二便功能障碍。
5.属于轻度骨折
如果患者骨折程度较轻,通过严格卧床、支具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可恢复椎体高度。患者还可配合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等康复训练,能缓解疼痛并恢复脊柱稳定性,避免手术创伤。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禁止跑跳、提重物、快速转身或久坐。坐姿时使用靠垫维持腰椎生理曲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扶腰减少冲击力。在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到医院的脊柱外科进行X线或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