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外观呈红色、有沉淀,镜检见大量红细胞,隐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尿外观呈均匀暗红等、无沉淀,镜检无或少量红细胞但隐血试验阳性;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群出现血尿或血红蛋白尿有各自特殊情况需注意区分检查。
一、外观观察
血尿:尿液外观呈红色,可为洗肉水样、浓茶色或鲜红色等,放置后可出现沉淀。这是因为血尿中的红细胞是来自泌尿系统本身的组织,如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的出血,红细胞存在于尿液中,当尿液静置时,红细胞等有形成分会沉淀。例如,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尿,尿液外观可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放置后可见沉淀物。
血红蛋白尿:尿液外观呈均匀的暗红色、酱油色或浓茶色,无沉淀。血红蛋白尿是由于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超出了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过多的血红蛋白从尿液中排出。例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由于红细胞膜异常,容易发生血管内溶血,尿液可表现为血红蛋白尿,外观均匀呈酱油色等。
二、显微镜检查
血尿:离心沉淀后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通过离心尿液,使有形成分沉淀,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晰看到红细胞的存在,红细胞形态可因出血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多正常。例如,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血尿,离心后镜检能看到较多红细胞。
血红蛋白尿:离心沉淀后镜检无红细胞或仅有少量红细胞,主要是游离的血红蛋白。因为血红蛋白尿中没有来自泌尿系统组织的红细胞,所以离心后显微镜下看不到红细胞,而是以血红蛋白为主。例如,血型不合输血引起的溶血,导致血红蛋白尿,镜检无红细胞。
三、化学检测(隐血试验)
血尿:隐血试验呈阳性,是因为尿液中有红细胞,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隐血试验试剂发生反应呈现阳性。例如,膀胱炎患者的血尿,隐血试验会呈阳性。
血红蛋白尿:隐血试验也呈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这是因为虽然没有红细胞,但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同样能使隐血试验试剂发生反应。例如,蚕豆病患者发生溶血时,血红蛋白尿的隐血试验呈阳性,而镜检无红细胞。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出现血尿或血红蛋白尿时需特别注意。儿童血尿可能由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原因引起,如先天性肾积水等,在检查时要仔细排查。对于血红蛋白尿,儿童血管内溶血的原因可能与遗传性疾病等有关,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儿童时期发病时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等表现,检查时要结合儿童的病史、家族史等综合判断。在观察外观时,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尿液颜色,需要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和询问家长相关情况。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出现血尿或血红蛋白尿时要考虑特殊情况。妊娠期女性泌尿系统可能因生理变化受到影响,如肾静脉受压等可能导致血尿。而血红蛋白尿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引起的血管内溶血有关。在检查时要注意与非妊娠期女性的区别,同时要考虑妊娠期女性的生理状态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如尿液中可能因妊娠相关因素出现一些干扰物质,但通过显微镜检查和隐血试验等基本方法仍可区分血尿和血红蛋白尿。
老年人群:老年人群出现血尿或血红蛋白尿时,要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等也可能导致血尿。对于血红蛋白尿,要考虑老年人群血管老化等因素引起的血管内溶血情况,如自身免疫性溶血等在老年人群中也可发生。在检查过程中,要全面考虑老年人群的身体机能状况,可能需要更细致地进行各项检查以明确是血尿还是血红蛋白尿,因为老年人群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会影响尿液检查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