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处理包括一般处理措施如调整体位与情绪、局部压迫止血;局部药物止血如用麻黄碱或肾上腺素棉球填塞;专科治疗方法如鼻内镜下止血、鼻腔填塞止血;全身性因素处理如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控制血压;病因治疗如针对鼻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进行相应治疗来止血及消除病因。
一、一般处理措施
(一)体位与情绪调整
1.患者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避免仰卧位,防止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同时要保持镇静,避免过度紧张,因为情绪激动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加重鼻出血。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哭闹加剧出血情况。
(二)局部压迫止血
1.一般可先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协助进行压迫止血操作,要注意力度适中。
二、局部药物止血
(一)麻黄碱或肾上腺素棉球填塞
1.可将浸有1%麻黄碱生理盐水或0.1%肾上腺素的棉球填塞于鼻腔出血部位,利用麻黄碱的收缩血管作用以及肾上腺素的更强收缩血管效果来达到止血目的。但对于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等,使用肾上腺素要谨慎,因为肾上腺素可能会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
三、专科治疗方法
(一)鼻内镜下止血
1.对于出血较剧烈、出血部位不明或经前鼻镜检查难以止血的患者,可在鼻内镜下进行止血。鼻内镜能清晰观察鼻腔内部情况,准确找到出血点,然后可采用双极电凝、激光、微波等方法进行止血。例如,双极电凝是通过产生的热量使出血部位的血管凝固封闭从而止血,其精准度较高,能有效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鼻腔填塞止血
1.对于出血较严重且上述方法难以止血的情况,可采用鼻腔填塞。常用的有凡士林纱条填塞、抗生素油膏纱条填塞、止血海绵填塞等。凡士林纱条填塞是较传统的方法,将纱条填塞于鼻腔内压紧,起到压迫止血作用,但患者可能会有较明显的不适。对于儿童患者,要选用合适型号的纱条,避免过度填塞引起鼻腔黏膜损伤。抗生素油膏纱条填塞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止血海绵填塞相对较为柔软,对鼻腔黏膜的刺激较小。
四、全身性因素的处理
(一)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1.如果鼻出血是由于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如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因子缺乏等,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根据病情输注血小板等;对于凝血因子缺乏患者,可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例如,血友病患者缺乏凝血因子Ⅷ,需要补充凝血因子Ⅷ来纠正凝血功能。
(二)控制血压
1.对于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要积极控制血压。可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但在降压过程中要注意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加重鼻出血。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血压骤降引起心脑血管灌注不足等不良后果。
五、病因治疗
(一)鼻部疾病引起的鼻出血
1.若是由鼻部炎症(如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出血,要积极治疗鼻部炎症。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炎症反应,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鼻部肿瘤引起的鼻出血,如鼻咽纤维血管瘤、鼻腔恶性肿瘤等,则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出血
1.对于由全身性疾病(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引起的鼻出血,要同时治疗原发疾病。例如,肝脏疾病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鼻出血的患者,需要针对肝脏疾病进行护肝、改善凝血功能等综合治疗;肾脏疾病患者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肾脏保护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