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脱髓鞘等有关,也可能受遗传、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继发性多因脑部肿瘤等病变所致。疼痛特点为骤然发作的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诊断主要依靠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情况及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需做CT、MRI等检查排除脑部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手术治疗等。预防方面,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保持口腔清洁、积极治疗原发病等。特殊人群包括孕妇、儿童和老年人,治疗时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患者的耐受性。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后者多因小脑脑桥角肿瘤、三叉神经根或半月节部位的病毒感染、蛛网膜增厚、血管畸形、面神经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等原因所致。
一、病因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部分,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
2.可能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有关,也可能与神经脱髓鞘、异位血管、增厚的蛛网膜等因素有关。
3.此外,遗传因素、精神紧张、扳机点、营养缺乏等也可能与三叉神经痛的发生有关。
二、症状
1.疼痛发作前常无预兆,为骤然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2.疼痛可由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分布以右侧居多,双侧疼痛者较少见。
三、诊断
1.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情况及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需要与牙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等鉴别。
2.必要时可做CT、MRI等检查,以排除脑部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四、治疗
1.药物治疗: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可缓解疼痛,但副作用较大,且需要长期服用。
2.神经阻滞疗法:在X线或CT引导下将药物直接注射到三叉神经周围支或半月神经节内,阻滞神经传导,达到止痛效果。
3.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利用高温作用破坏三叉神经半月节内的神经元,达到止痛目的。
4.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
五、预防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3.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刺激面部。
4.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5.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神经炎等。
六、特殊人群
1.孕妇:孕妇患三叉神经痛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可采用局部按摩、热敷等方法缓解疼痛。如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2.儿童:儿童三叉神经痛较少见,多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治疗方法与成人相似,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老年人:老年人三叉神经痛多与血管硬化、脑供血不足有关。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耐受性,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总之,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保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诱发疼痛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