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手术前需评估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并做相关检查;手术可选择局部或全身麻醉,通过支撑喉镜处理病变组织;术后要做好一般护理、饮食护理,观察并发症;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不同。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气道管理等问题,因为儿童的气道相对狭窄,手术中需更加谨慎操作。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要在术前充分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性别方面:一般无特殊性别相关的绝对禁忌,但女性患者若处于生理期,可能需要适当调整手术时间。
生活方式:了解患者是否吸烟、饮酒等。吸烟患者术前应劝导其戒烟,因为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增加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饮酒患者要评估酒精对身体的影响,手术前需确保患者身体状态适合手术。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咽喉部的其他手术史、过敏史等。若有过敏史,要明确对何种物质过敏,避免使用相关过敏的药物等。
2.检查准备
完善咽喉部专科检查,如喉镜检查,明确慢性咽喉炎的病变部位、范围等情况。还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和凝血情况,确保手术安全。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选择
一般可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对于病情较轻、配合较好的患者可选用局部麻醉,通过表面麻醉药物喷涂咽喉部,使患者咽喉部感觉减退;对于儿童、不能配合手术的患者或病变范围较广等情况可选用全身麻醉。
2.手术操作步骤
支撑喉镜置入:患者取仰卧位,通过支撑喉镜将咽喉部暴露,支撑喉镜可以保持气道通畅,为手术操作提供良好的视野。
病变组织处理:根据慢性咽喉炎的病变情况,如是淋巴滤泡增生等病变,可使用等离子刀等设备进行消融或切除。利用等离子刀的低温等离子技术,对病变的淋巴滤泡等组织进行精准处理,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操作时要注意准确把握切除范围,避免过度切除导致咽喉部功能异常。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体位:全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局麻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分泌物引流。
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等治疗,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2.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禁饮一段时间,待患者咽喉部麻醉作用消退后,逐渐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冷豆浆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咽喉部引起疼痛和出血。随着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温凉半流质、软食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并发症观察与处理
出血:密切观察患者咽喉部有无出血情况,如唾液中带血、呕血等。少量出血可通过局部冷敷等处理,若出血较多则需及时进行相应的止血处理。
感染: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有无咽喉部红肿、疼痛加重等感染迹象。若发生感染,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感染的早期发现和处理,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发展较快。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由于儿童气道狭窄、配合度差等特点,术前要更加充分评估麻醉风险,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术后要密切观察呼吸道情况,防止发生呼吸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饮食护理上要更加注意温度和质地,确保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损伤咽喉部。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监测,因为手术应激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术后活动要适当,防止因活动不当引起其他并发症。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同时考虑老年患者的消化功能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