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与长期用声过度等有关,有声音嘶哑、发音疲劳等症状,通过喉镜等检查诊断,可保守治疗(禁声休息、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治疗后要注意嗓音休息与训练、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儿童患者需特殊关注相关事项。
一、声带息肉的定义
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声带表面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的肿物,多为单侧单发,也可双侧多发。其发病与长期用声过度、用声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教师、歌手等长期用声人群易患此病。
二、声带息肉的症状表现
1.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最主要的症状,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较小的息肉可能仅有轻微声音改变,较大息肉可导致声音明显嘶哑,甚至完全失声。儿童声带息肉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也会出现声音嘶哑,且可能影响其语言发育。
2.发音疲劳:患者发声时容易出现疲劳感,原本能轻松完成的发声活动变得困难,需要更用力发声才能达到正常音量,这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交流。
三、声带息肉的诊断方法
1.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简便易行,但观察不够清晰,可初步发现声带是否有新生物。
直接喉镜:能更清晰地观察声带情况,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间接喉镜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使用。
纤维喉镜:可弯曲,能深入喉部细致观察声带病变,还可进行活检等操作,是诊断声带息肉常用的重要方法。对于儿童,可选择较为轻柔的纤维喉镜检查,减少不适感。
2.影像学检查:一般不需要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但对于怀疑有其他病变(如喉部肿瘤等)时,可能会进行喉部CT或MRI检查,以明确声带息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四、声带息肉的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禁声休息:这是非常重要的保守治疗措施。让声带充分休息,避免继续用声过度或不当,对于较小的声带息肉可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尤其是儿童患者,更应严格禁声,因为儿童处于语言发育关键期,过度用声可能对其语言功能发育造成长期影响。
药物治疗:局部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如布地奈德雾化液等,具有抗炎作用,可能减轻声带的炎症反应,有助于息肉的消退。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且儿童使用药物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2.手术治疗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这是治疗声带息肉的主要手术方法。通过支撑喉镜将喉部暴露,用显微器械将息肉切除。手术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以减少对喉部正常结构的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
五、声带息肉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1.嗓音休息与训练
严格禁声: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嗓音休息,具体时间根据手术情况而定。儿童患者术后禁声更要严格执行,避免过早用声导致息肉复发或影响声带正常发育。
嗓音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嗓音训练,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逐步恢复正常发声功能。儿童患者的嗓音训练应结合其年龄特点,采用适合儿童的方式进行,如通过简单的发声游戏等帮助其掌握正确发声技巧。
2.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刺激因素:术后应避免吸烟、饮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因素都可能刺激喉部,影响声带恢复。儿童患者的家庭应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让儿童接触吸烟人群,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注意用声环境:保持周围环境空气清新,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儿童患者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应尽量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大声喧哗对声带的刺激。
3.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喉镜复查,观察声带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息肉复发等情况。儿童患者应按照医生安排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