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按病程分急性和慢性,按病因分接触性、光线性、剥脱性、腺性、肉芽肿性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避免刺激因素、唇部保湿)、药物治疗(局部用湿敷、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软膏,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特殊人群儿童要避免强刺激药、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注意整体保湿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唇炎的分类
(一)按病程分类
1.急性唇炎:起病较急,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唇部红肿、渗出等表现,例如接触性唇炎急性发作时,唇部可迅速出现肿胀、水疱等。
2.慢性唇炎:病程迁延,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常见症状有唇部干燥、脱屑、皲裂等,如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二)按病因分类
1.接触性唇炎:是因接触某些刺激性物质或变应原引起,例如接触口红、牙膏等致敏物质后,唇部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唇部肿胀、红斑、水疱等,有明确的接触史。
2.光线性唇炎:主要是由于过度日光照射引起,多见于长期在户外工作且未做好唇部防晒的人群,夏季发病率相对较高,表现为唇部充血、水肿、糜烂等。
3.剥脱性唇炎: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精神因素、咬唇、舔唇等不良习惯有关,唇部反复脱屑,可伴有轻度瘙痒。
4.腺性唇炎:与唇部黏液腺增生有关,可分为单纯型、浅表化脓型和深部化脓型,单纯型腺性唇炎表现为唇部可触及多数小米粒大小的黏液腺导管口,挤压时有黏液分泌;化脓型则有红肿、疼痛、化脓等表现。
5.肉芽肿性唇炎:病因可能与感染、过敏等有关,以唇部局限性或弥漫性肿胀为特征,初期唇部肿胀可消退,但会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唇部肥厚变形。
二、唇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避免刺激因素
对于接触性唇炎患者,要迅速明确并避免接触致敏或刺激性物质,如更换可能引起过敏的口红品牌等。
光线性唇炎患者应注意防晒,外出时可使用含有防晒成分的唇膏等。
有咬唇、舔唇习惯的患者需纠正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习惯会加重唇部炎症。
2.唇部保湿:使用无刺激性的润唇膏保持唇部湿润,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或环境中,可缓解唇部干燥、脱屑等症状,例如选择含有甘油、凡士林等成分的润唇膏,能在唇部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
(二)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
对于有渗出、糜烂的唇炎患者,可使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起到清洁、收敛的作用。
若唇炎伴有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金霉素眼膏等,但需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防止引起耐药等问题。对于非感染性的慢性唇炎,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奈德乳膏等,但要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疗程,避免引起唇部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2.全身药物:对于病情较严重、反复发作的唇炎患者,可能需要全身用药。例如,肉芽肿性唇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如泼尼松等,但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怀疑与过敏有关的唇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缓解过敏引起的唇部瘙痒、肿胀等症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唇炎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优先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治疗方法。例如,儿童慢性唇炎以保湿等一般治疗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强效的糖皮质激素软膏。同时,要教育儿童纠正咬唇、舔唇等不良习惯,家长需给予监督和引导。
2.孕妇:孕妇唇炎患者用药需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局部治疗以温和的保湿、清洁等方法为主,如使用生理盐水湿敷等。全身用药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
3.老年人:老年人唇炎患者常伴有皮肤干燥等问题,在治疗时除了针对唇炎本身的治疗外,要注意整体皮肤的保湿,可适当增加润肤剂的使用。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人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时需注意局部出血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