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颌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口腔颈部感染(牙龈炎、牙髓炎、扁桃体炎、颈部软组织感染)和病毒感染(EB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有肿瘤性因素(恶性淋巴瘤、口腔癌颈部转移、鼻咽癌颈部转移)和其他因素(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差异,生活方式和病史会影响,出现肿大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针对性处理。
牙龈炎:若患者有口腔卫生不良等情况,牙龈长期受到牙菌斑等刺激引发炎症,炎症可通过淋巴回流途径波及左下颌淋巴结。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牙菌斑堆积,细菌滋生导致牙龈炎,炎症因子会促使左下颌淋巴结反应性肿大,一般可通过口腔检查发现牙龈红肿、出血等表现,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牙髓炎: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为牙髓炎,炎症扩散可累及左下颌淋巴结。比如患者有较深龋洞,细菌感染牙髓,炎症沿牙髓神经周围组织扩散,引发左下颌淋巴结肿大,伴有牙齿剧烈疼痛等症状,口腔专科检查能看到患牙的典型牙髓炎表现,如探痛明显等。
扁桃体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时,病原体感染可经淋巴系统累及左下颌淋巴结。儿童及青少年相对更易患扁桃体炎,当链球菌等感染扁桃体后,炎症通过淋巴引流到达左下颌淋巴结,导致其肿大,患者可能有咽痛、发热等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血常规提示炎症指标异常。
颈部软组织感染:颈部皮肤破损、疖肿等感染累及周围组织,可引起左下颌淋巴结肿大。例如颈部皮肤有小的擦伤后未妥善处理,继发细菌感染形成疖肿,炎症蔓延至左下颌淋巴结,表现为淋巴结局部红肿、疼痛,触之有压痛。
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出现左下颌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发热、咽痛、肝脾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表现,血清学检查EB病毒相关抗体等可辅助诊断。
风疹病毒感染:风疹患者在出疹前1-2天左下颌淋巴结可先肿大,随后出现面部、颈部等部位皮疹,伴有低热、乏力等症状,通过血清风疹病毒抗体检测等可明确。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口周单纯疱疹发作时,附近的左下颌淋巴结可能肿大,局部可见簇集性水疱,有疼痛或灼热感,病毒学检查可发现单纯疱疹病毒。
非感染性因素
肿瘤性因素
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都可能出现左下颌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淋巴结病理活检是确诊的关键,通过病理检查可看到淋巴瘤细胞的特征性改变。
口腔癌颈部转移:如舌癌、牙龈癌等口腔恶性肿瘤,癌细胞可经淋巴转移至左下颌淋巴结。患者有口腔原发病灶的表现,如舌部溃疡经久不愈、牙龈肿块等,颈部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转移来源。
鼻咽癌颈部转移:鼻咽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包括左下颌淋巴结,患者可能有鼻塞、涕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颈部淋巴结活检可发现癌细胞,鼻咽部相关检查如鼻咽镜等有助于找到原发病灶。
其他因素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在病情活动时可能出现左下颌淋巴结肿大,常伴有相应结缔组织病的多系统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蛋白尿等,自身抗体检查等可辅助诊断。
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引起变态反应时,左下颌淋巴结可能肿大,多伴有皮疹、瘙痒等过敏表现,停用过敏物质后,随着过敏反应缓解,淋巴结肿大可能逐渐消退。
不同年龄人群左下颌淋巴结肿大原因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及青少年感染性因素相对更常见,而中老年人肿瘤性因素需更警惕。生活方式方面,口腔卫生不良是口腔颈部感染相关淋巴结肿大的重要诱因,长期接触可能致癌物质的中老年人需关注肿瘤性因素。有相关病史如口腔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群,要密切关注左下颌淋巴结情况,出现肿大时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