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昏迷是在原有基础疾病基础上因继发因素致意识完全丧失,常见病因有颅内病变(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颅内肿瘤)、颅外病变(代谢紊乱、中毒、心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除意识丧失外伴原发疾病表现,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需与原发性昏迷鉴别,儿童、老年人、特殊病史人群有相应特点。
一、继发性昏迷的定义
继发性昏迷是指在原有基础疾病(如脑部器质性病变、全身性严重疾病等)的基础上,因其他继发因素导致的意识完全丧失状态,患者对外界刺激无应答,处于深度睡眠样状态。
二、常见病因
(一)颅内病变
1.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因脑部血管破裂出血,血肿压迫脑组织,影响脑功能;脑梗死则是脑部血管堵塞,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均可导致昏迷。
2.颅内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颅内,引发脑炎、脑膜炎等,炎症刺激脑组织,干扰神经功能,进而导致昏迷。
3.颅内肿瘤:肿瘤不断生长占位,压迫周围脑组织,破坏正常神经结构与功能,引发昏迷。
(二)颅外病变
1.代谢紊乱
低血糖:血糖低于正常范围(一般≤2.8mmol/L)时,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可致昏迷,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或长时间未进食等情况。
高血糖高渗状态:严重高血糖伴高渗状态时,血液渗透压升高,引起脑细胞脱水,影响脑功能,导致昏迷,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液体摄入不足等。
肝性脑病:严重肝病时,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体内毒性代谢产物蓄积,干扰大脑代谢与功能,引发昏迷。
肾性脑病:肾功能衰竭时,体内代谢废物排出障碍,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影响脑部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昏迷。
2.中毒
药物中毒: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过量服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昏迷。
毒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毒物作用于神经系统,干扰神经传导,导致昏迷,其中一氧化碳中毒是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氧气运输,使脑组织缺氧受损。
3.心肺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时,机体氧供不足,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脑缺氧及内环境紊乱,引发昏迷。
三、临床表现特点
除意识完全丧失外,常伴随原发疾病相关表现,若为颅内出血,可有头痛、呕吐、肢体偏瘫等;代谢紊乱者可有相应生化指标异常相关表现,如低血糖时可伴有多汗、震颤等;中毒患者可能有特殊气味(如有机磷中毒有大蒜味)等。
四、诊断依据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基础疾病史、近期用药史、中毒接触史、起病急缓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
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如瞳孔对光反射、肌力、肌张力等)及全身系统检查,寻找原发疾病线索。
(三)辅助检查
1.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快速发现颅内出血、梗死等病变;头颅MRI对脑组织病变显示更精细,有助于发现早期脑梗死、颅内感染等。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有无感染等;生化全套可检测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明确有无代谢紊乱;毒物检测可协助诊断中毒情况。
五、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性昏迷相鉴别,原发性昏迷多由原发性脑损伤(如严重脑挫裂伤等)直接导致,无明确基础疾病继发因素,而继发性昏迷有明确基础疾病及继发诱因。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继发性昏迷常见病因有颅内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因窒息等导致)等。需特别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因儿童病情变化快,需及时发现原发疾病并处理。
(二)老年人
老年人继发性昏迷多与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代谢紊乱(如低血糖、高钠血症等)相关。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病情耐受差,需注重基础疾病管理,积极控制原发病,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如肺炎、压疮等)。
(三)特殊病史人群
有脑部疾病史者发生继发性昏迷时,需考虑原有疾病复发或加重可能;有糖尿病病史者出现昏迷,要首先排查低血糖或高血糖高渗状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