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常见原因有牙周炎、外伤、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等,非手术治疗有牙周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松牙固定术),手术治疗有牙周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儿童牙齿松动分乳牙自然脱落和外伤等情况处理,老年人牙齿松动需综合考虑全身健康状况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
一、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
牙齿松动通常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牙周炎,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引发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牙槽骨吸收,进而使牙齿松动;外伤也是常见原因,比如牙齿受到碰撞、咀嚼硬物等情况可能导致牙齿松动;此外,咬合创伤、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牙齿的稳固性。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牙周治疗
1.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对于由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首先进行龈上洁治去除牙面上的菌斑、牙石等,然后进行龈下刮治,深入牙周袋内清除龈下的菌斑、牙石及炎性肉芽组织。大量研究表明,规范的牙周治疗可以控制牙周炎症,阻止牙槽骨进一步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使松动的牙齿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固。例如,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经过系统的牙周治疗后,约60%-70%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可得到改善。
2.松牙固定术:当牙齿有一定程度松动但尚未达到脱落程度时,可以采用松牙固定术。通过牙周夹板等将松动牙与相邻的稳固牙齿连接固定,使牙齿承受的咬合力分散到相邻稳固牙齿上,为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创造条件。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均可采用松牙固定术,但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固定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固定材料和方法对恒牙胚等的影响;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对治疗的耐受性等。
三、手术治疗方法
(一)牙周翻瓣术
如果牙周炎病变较深,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深层,可采用牙周翻瓣术。切开牙龈并翻开黏膜瓣,暴露病变区域,彻底清除龈下的菌斑、牙石及病变组织,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该手术有助于彻底清除感染组织,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和再生,对于一些严重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患者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有一定创伤,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同,儿童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老年患者术后需要更精心的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二)引导组织再生术
对于有骨缺损的牙周病变,引导组织再生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利用生物膜等屏障材料阻挡牙龈上皮和牙龈结缔组织细胞向根面生长,引导牙周膜细胞等特定的细胞优先附着和增殖,形成新的牙周附着和牙槽骨再生。这种手术对于改善牙齿的支持组织、稳固牙齿有一定作用,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患者细胞活性相对较高,可能更有利于组织再生。
四、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
儿童牙齿松动可能由乳牙替换、外伤等原因引起。如果是乳牙松动即将自然脱落,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让儿童避免用松动的乳牙咀嚼硬物即可;如果是外伤导致的乳牙松动,要及时就医检查,根据松动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尽量保留乳牙以维持牙列的完整性和正常咀嚼功能,同时要教育儿童注意口腔安全,避免再次受伤。对于年轻恒牙出现松动情况,由于恒牙胚的存在,治疗时要格外谨慎,优先考虑尽量保留牙齿的治疗方法,如松牙固定等,并且要密切随访观察恒牙的发育情况。
(二)老年人
老年人牙齿松动多与牙周炎等慢性疾病相关。由于老年人可能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牙齿松动时需要综合考虑全身健康状况。例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在进行牙周治疗前后要监测血糖并调整降糖方案;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血压的控制,避免因治疗中的应激等情况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同时,老年人的口腔卫生维护相对困难,需要加强口腔健康宣教,指导其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提高口腔卫生水平,以利于牙齿松动治疗后的恢复和预防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