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可通过症状表现、病史及相关因素询问、专科检查和与其他疾病鉴别来确定。症状有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咳嗽等;病史需问既往病史、生活习惯、全身健康状况;专科检查包括咽部黏膜和喉部检查;需与咽喉反流性疾病、早期咽喉肿瘤、茎突综合征等鉴别。
一、症状表现
1.咽干:患者常感觉咽部干燥,尤其是在晨起时较为明显,部分人可能需频繁饮水来缓解,但往往只能暂时减轻。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而表现为不断清嗓等行为;成年人则可直接诉说咽部干燥不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用嗓过度、处于干燥环境等可能加重咽干症状。有鼻部疾病导致长期张口呼吸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咽干情况。
2.咽痛:一般为隐痛、刺痛或灼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进食等;成年人可明确指出咽部疼痛位置及程度。部分患者在受凉、劳累后咽痛易发作,有慢性扁桃体炎等病史的人群,慢性咽炎发作时咽痛可能更明显。
3.咽部异物感:总感觉咽部有东西卡着,咳不出又咽不下。各年龄段均可出现,儿童可能通过玩耍时注意力转移等暂时减轻异物感,但安静时又会感觉明显;成年人可能因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在注意力分散时异物感减轻,专注时又感觉明显。有焦虑情绪的人群,咽部异物感可能会更突出。
4.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一般无明显咳痰。儿童咳嗽可能不剧烈,但持续时间可能较长;成年人咳嗽可能因个体差异表现不同。长期吸烟的人群,其慢性咽炎导致的咳嗽往往更难缓解,因为烟草刺激会加重咽部炎症。
二、病史及相关因素询问
1.既往病史:询问是否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急性咽炎若未得到彻底治疗,容易转为慢性咽炎。儿童时期患过猩红热、白喉等传染病,可能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风险;成年人有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炎症长期刺激咽部,也易引发慢性咽炎。
2.生活习惯:了解是否长期吸烟、饮酒,吸烟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咽部黏膜,饮酒过度会损伤咽部黏膜防御功能。是否长期处于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的环境中,这类环境因素会持续刺激咽部,导致慢性咽炎发生。职业因素导致用嗓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慢性咽炎患病率相对较高。
3.全身健康状况:询问是否有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全身疾病。例如,贫血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咽部容易反复感染,进而引发慢性咽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咽部黏膜抵抗力降低,也易发生慢性咽炎。
三、专科检查
1.咽部黏膜检查: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咽部黏膜情况。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呈暗红色,血管扩张。儿童检查时需注意配合度,可在安抚好情绪后进行;成年人检查相对较顺利。黏膜表面可能有少量黏稠分泌物附着,尤其是在咽后壁可见散在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隆起。有鼻窦炎的患者,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时,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可能更明显。
2.喉部检查:观察喉部结构是否正常,排除喉部其他病变引起类似慢性咽炎症状的情况。儿童喉部较狭窄,检查时要轻柔操作;成年人喉部检查主要是为了明确是否有喉部新生物等病变导致咽部出现相关症状。
四、与其他疾病鉴别
1.咽喉反流性疾病:除了有咽部不适症状外,还常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等消化系统症状。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检查可鉴别,儿童若出现类似症状,要考虑是否存在喂养不当等导致反流的因素;成年人则需询问饮食及消化系统情况。
2.早期咽喉肿瘤:如喉癌、下咽癌等,也可能出现咽部不适、异物感等症状,但通过喉镜检查可见新生物,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儿童发生咽喉肿瘤相对少见,但也不能忽视,若有长期不愈的咽部不适症状,需警惕。
3.茎突综合征:可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痛等,触诊茎突可发现茎突过长,X线片等检查可辅助诊断。不同年龄人群茎突综合征的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发病相对较少见,诊断时需综合考虑。
通过以上症状表现、病史询问、专科检查以及与其他疾病鉴别等多方面综合判断,才能准确确定是否为慢性咽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