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前需进行多项检查,包括超声检查以确定宫内妊娠及孕囊情况、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等情况、凝血功能检查评估凝血状态、传染病筛查排查传染病)、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妇科检查了解阴道宫颈等有无炎症病变,各检查均有其目的意义及具体要求和指标等。
一、超声检查
1.目的及意义: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确定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超声检查能明确孕囊的大小、位置等,这对于判断是否适合药物流产以及选择合适的流产方式至关重要。一般在怀孕早期,超声可以看到宫腔内的孕囊,若孕囊太小可能会影响药物流产效果,太大则可能需要其他流产方式。不同年龄的女性,超声检查的操作和判断标准基本一致,但年龄较小的女性如果是首次怀孕,可能需要更仔细地通过超声确认妊娠情况。对于有过流产史或特殊生活方式(如吸烟等)的女性,超声检查同样能准确判断宫内妊娠状况。
2.具体要求:检查时需要适度充盈膀胱,以利于清楚显示子宫及附件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目的及意义: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情况。血红蛋白可以反映是否有贫血,白细胞能提示是否有感染迹象,血小板则关系到凝血功能。如果患者存在贫血,药物流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更多不适或风险;如果有感染,药物流产可能会加重感染情况;血小板异常可能影响凝血,导致出血过多。不同年龄女性血常规指标有一定正常范围差异,比如青春期女性由于月经等因素,血常规指标可能与育龄期女性有所不同,但基本判断标准一致。有慢性病史(如贫血病史)的女性需要更关注血常规结果,以便评估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具体指标: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一般成年女性为110~150g/L,白细胞正常范围是(4~10)×10/L,血小板正常范围是(100~300)×10/L等。
2.凝血功能检查
目的及意义: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药物流产过程中可能会有出血情况,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不止等严重并发症。不同年龄女性凝血功能指标有生理性波动,比如妊娠期女性凝血功能会有一定变化,但药物流产前仍需检查凝血功能。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的女性必须严格检查凝血功能,以确定是否适合药物流产。
具体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PT正常范围约11~13秒,APTT正常范围约25~35秒,FIB正常范围是2~4g/L等。
3.传染病筛查
目的及意义:排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这是为了在药物流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疾病传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女性都需要进行传染病筛查,对于有高危性行为等生活方式的女性,更要严格进行相关检查。如果发现传染病阳性,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特殊的药物流产处理。例如梅毒阳性患者,药物流产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和后续的规范治疗。
具体项目: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等。
三、心电图检查
1.目的及意义: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评估心脏功能,因为药物流产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应激情况,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不同年龄女性心电图有一定正常变异,比如年轻女性可能会有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等,但如果有心脏病史的女性则必须仔细检查心电图,评估药物流产对心脏的影响。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女性在药物流产前一定要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具体判断:正常心电图表现为P波、QRS波、T波等各波型在正常范围内,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等。
四、妇科检查
1.目的及意义:检查阴道、宫颈等情况,了解是否有炎症等病变。如果存在妇科炎症,药物流产可能会导致炎症扩散等不良后果。不同年龄女性妇科检查的重点相似,但年龄较小的女性如果没有性生活史,一般不进行妇科内检,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评估。有妇科炎症病史的女性需要先治疗炎症再考虑药物流产,比如有阴道炎的女性,需要先将阴道炎治愈后才能进行药物流产,以降低感染风险。
2.:观察外阴、阴道有无红肿、充血、异常分泌物等,检查宫颈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