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的应对可从一般治疗、环境调整、饮食调整、就医治疗等方面入手,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生理盐水漱口)、多饮水保持咽部黏膜湿润;环境调整需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并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饮食要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就医治疗包括症状严重时根据病情用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等病毒感染对症用含片等)及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保持口腔清洁
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可通过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保持口腔清洁,其原理是能清除口腔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减少对咽部的刺激。儿童使用时需在成人监护下,避免误吞。成年人可自行掌握含漱的频率,一般每天含漱2-3次,每次含漱时间约30秒。
用生理盐水漱口也是简单有效的方法,生理盐水能维持口腔内的渗透压平衡,减轻咽部的水肿等炎症反应。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生理盐水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儿童漱口时水量要少,防止呛咳。
2.多饮水
无论男女老少,多饮水都有助于保持咽部黏膜湿润,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从而减轻咽部的不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可少量多次饮用。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饮水量,例如3-6岁儿童每天饮水量约1000-1400毫升,要注意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导致水中毒。
二、环境调整
1.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50%-70%较为适宜。对于有咽炎的人群,这样的环境能减少咽部黏膜因干燥等因素受到的刺激。老年人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要注意根据室温适当增减衣物;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要注意室内温度的稳定,可使用空调等设备但要避免直吹。湿度方面,可使用加湿器等设备调节,干燥的环境会加重咽炎症状,如使咽部黏膜干裂,而湿度过高可能会滋生霉菌等,同样不利于咽部健康。
2.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无论是哪个人群,都应避免接触烟雾、粉尘、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例如吸烟人群要戒烟,周围人也要避免在其身边吸烟,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刺激咽部黏膜,加重咽炎症状。在有粉尘环境工作的人群,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减少粉尘进入咽部。
三、饮食调整
1.清淡饮食
咽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咽部黏膜,导致咽部充血、水肿加重。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要注意饮食的搭配。儿童要避免食用过于辛辣的零食等,可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要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水果如苹果、梨等。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咽部黏膜的抵抗力。例如苹果富含维生素C等,能促进咽部黏膜的修复;梨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缓解咽炎引起的咳嗽等症状有一定帮助。
四、就医治疗
1.药物治疗(仅说明药物名称)
如果咽炎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明显的咽部疼痛、发热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例如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能会用到抗生素类药物,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要注意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后果。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一些缓解咽部不适的含片等,如西瓜霜含片等,其可以缓解咽部的疼痛、干燥等症状,但儿童使用含片时要防止误吸。
2.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常用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等,能减轻咽部的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时要注意设备的使用方法和药物的剂量等。儿童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哭闹,防止药物吸入不畅或发生呛咳等情况;老年人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的呼吸配合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咽炎情况不同,治疗效果也会有差异,如果咽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