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咽炎有多种症状表现,不同年龄小儿症状有特点,还与生活方式、病史相关。症状包括咽部异物感、咽干、刺激性咳嗽、咽部不适感;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流口水增多;学龄前儿童更易注意力不集中、频繁要求喝水但咽干难缓解;学龄儿童说话过多后症状加重、可能影响食欲;用嗓过度、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干燥)会加重症状;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会致症状顽固,有鼻部疾病史会因分泌物倒流加重症状。
小儿常能感觉到咽部有异物,总好像有东西堵着,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这种异物感在小儿进食时可能不太明显,但在空闲时会较为突出,尤其在小儿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更易察觉。这是因为咽部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导致感觉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异物感。
咽干
小儿会自觉咽部干燥,尤其是在晨起时,这种咽干的感觉可能更为明显。由于咽部黏膜的腺体分泌功能受到炎症影响,分泌减少,就会出现咽干的症状。小儿可能会频繁吞咽口水来缓解咽干的不适,但往往效果有限。
刺激性咳嗽
小儿会出现刺激性咳嗽,这是因为咽喉部受到炎症刺激,黏膜充血、水肿,敏感性增高,当受到外界轻微刺激,如空气干燥、说话过多等,就会引发咳嗽。这种咳嗽一般无痰或仅有少量黏痰,咳嗽较为频繁,尤其在夜间或晨起时可能会加重。例如,小儿在睡觉后,咽喉部相对干燥,炎症刺激更明显,容易出现咳嗽。
咽部不适感
小儿还可能有咽部发痒、微痛等不适感。炎症导致咽部黏膜处于充血状态,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就会产生发痒、微痛的感觉。小儿可能会不自觉地清嗓子,试图缓解这种不适感,但效果不佳。
不同年龄小儿慢性咽炎症状的特点
婴幼儿
婴幼儿由于不会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可能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因为咽部不适会让婴幼儿感觉疼痛或异物感明显,所以会通过哭闹来表达。同时,可能会出现流口水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咽部不适影响了吞咽功能,导致口水不能正常下咽而流出。
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儿童能够相对准确表达一些不适症状,除了上述的咽部异物感、咽干、咳嗽等症状外,可能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因为咽部不适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和玩耍时的专注度。而且,由于他们可能不太注意保持咽部湿润,咽干的症状可能会让他们频繁要求喝水,但即使大量喝水,咽干的感觉也难以完全缓解。
学龄儿童
学龄儿童的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有相似之处,但可能会因为学业压力等因素,在说话过多后,咽部不适症状加重。例如,长时间上课说话后,咽干、异物感、咳嗽等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同时,学龄儿童可能会因为咽部不适影响食欲,导致进食量减少,长期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症状特点
用嗓过度后加重
如果小儿平时说话较多,如经常大声喧哗、长时间唱歌等,用嗓过度后,慢性咽炎的症状会明显加重。因为用嗓过度会进一步刺激已经处于炎症状态的咽部黏膜,导致充血、水肿加重,从而使咽部异物感、咽干、咳嗽等症状加剧。例如,参加长时间的演讲活动后,小儿可能会出现咽部明显不适,咳嗽频繁的情况。
环境因素影响
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雾霾天气、工业污染区域等,小儿慢性咽炎的症状容易加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咽部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加重。另外,干燥的环境也会使咽部黏膜水分流失加快,加重咽干的症状。比如在冬季室内暖气开放,空气干燥时,小儿慢性咽炎的症状可能会比其他季节更明显。
病史相关的症状特点
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
如果小儿曾经有过急性咽炎反复发作的病史,那么发展为慢性咽炎后,症状可能会相对更顽固。因为急性咽炎反复感染,会使咽部黏膜的炎症持续存在,修复过程反复受到影响,导致慢性炎症长期不愈,症状也就持续存在且较难缓解。例如,小儿一年内多次发生急性咽炎,之后出现慢性咽炎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不容易彻底治愈。
有鼻部疾病史
如果小儿有鼻窦炎等鼻部疾病,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也会加重慢性咽炎的症状。因为鼻部的炎症会产生大量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倒流到咽部,其中的炎症物质会持续刺激咽部,导致咽部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从而使慢性咽炎的症状更加明显。比如小儿患有鼻窦炎,经常有鼻涕倒流现象,那么其慢性咽炎的咽干、异物感、咳嗽等症状可能会比没有鼻部疾病的小儿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