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有多种类型及相关因素,营养不良性口角炎与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缺乏有关;感染性口角炎包括真菌性(白色念珠菌等)和细菌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接触性口角炎由局部接触过敏原(唇膏、口红、食物等)或医源性接触物引起;创伤性口角炎有机械性创伤(口角牵拉过度、牙齿位置异常等)、物理性创伤(冷热刺激等)、化学性创伤;其他因素有不良习惯(舔口角、咬口角等)及全身疾病相关(糖尿病、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等)。
一、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一)维生素缺乏
1.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B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代谢,缺乏时易引起口角炎等黏膜病变。例如,长期挑食、偏食的人群,如儿童长期只吃精细米面,缺乏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绿叶蔬菜等),就容易因维生素B缺乏引发口角炎。
2.其他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B、烟酸等缺乏也可能与口角炎的发生有关,但相对维生素B缺乏来说,其关联程度稍低,不过在营养不良的整体状况下也可能共同作用导致口角炎。
(二)营养物质缺乏
长期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缺乏,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组织修复,进而可能引发口角炎。比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如长期腹泻的患者,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二、感染性口角炎
(一)真菌性感染
1.白色念珠菌感染: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儿童,或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白色念珠菌易在潮湿的口角部位滋生,引起口角的炎症,表现为口角潮红、皲裂,有渗出物等。例如,一些儿童因患肺炎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口角炎,经检查发现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2.其他真菌:如曲霉菌等也可能引起口角的真菌感染,但相对白色念珠菌来说较少见。
(二)细菌性感染
1.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当口角部位有破损时,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常见于儿童玩耍时不小心咬伤口角、或因口角干燥皲裂后皮肤屏障受损,细菌趁机而入。例如,幼儿园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口角受伤,若不注意清洁,就可能继发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口角炎。
三、接触性口角炎
(一)局部接触过敏原
1.唇膏、口红等化妆品:部分人群对口红、唇膏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香料、防腐剂等。使用后可在口角部位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口角红肿、瘙痒、起疱等。例如,一些女性使用新购买的口红后,很快出现口角部位的不适,经检查是对口红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引起的接触性口角炎。
2.食物过敏原:食用某些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后,也可能在口角部位出现过敏表现。比如对芒果过敏的人群,食用芒果后可能在口角周围出现红斑、丘疹等过敏症状,进而发展为口角炎。
(二)医源性接触物
在口腔科治疗中,使用的某些药物、材料等也可能引起接触性口角炎。例如,正畸患者使用的正畸粘结剂等,少数患者可能对其中的成分过敏,导致口角部位出现炎症反应。
四、创伤性口角炎
(一)机械性创伤
1.口角牵拉过度:如儿童大哭、大口张口等导致口角过度牵拉,引起口角的擦伤、皲裂等。尤其是一些较瘦的儿童,口角部位皮肤较薄,更容易因过度牵拉而受伤。
2.牙齿位置异常:牙齿排列不整齐、错位等情况,可能导致口角长期受到刺激,引起创伤性口角炎。例如,有牙齿突出、咬合不良等情况的人群,口角部位长期受到牙齿的摩擦,容易发生炎症。
(二)物理性创伤
1.冷热刺激:长期食用过烫的食物,或暴露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导致口角皮肤黏膜受损,引发创伤性口角炎。比如在寒冷的冬季,不注意口角部位的保暖,加上空气干燥,容易使口角皮肤干裂,进而发生炎症。
2.化学性创伤:误服某些有腐蚀性的物质,或接触到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会对口角造成化学性损伤,引起口角炎。例如,儿童误接触到家中的清洁剂等化学物品,可能导致口角部位的灼伤,引发创伤性口角炎。
五、其他因素
(一)不良习惯
1.舔口角:有些人有舔口角的不良习惯,唾液中的酶会刺激口角皮肤,导致口角炎。尤其是儿童,可能因口角稍有不适就不自觉地舔口角,从而加重症状。
2.咬口角:部分人群有咬口角的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铅笔等,容易造成口角的损伤,引发口角炎。
(二)全身疾病相关
一些全身疾病也可能与口角炎的发生有关,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口角的感染;贫血患者由于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也可能出现口角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包括引起口角炎的病原体,从而发生口角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