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的防治包括基础治疗如维护口腔卫生(不同人群刷牙及使用辅助工具要求不同、假牙人群清洁要求)和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洗牙适用情况及不同人群影响);牙周序列治疗包括深层牙周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和牙周手术治疗(牙龈瓣手术及吸烟、老年人手术注意);全身因素干预包括控制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控制要求)和补充营养(补充维生素C、D等及不同年龄人群补充方式);日常护理与预防包括定期口腔检查(不同人群检查要求)和纠正不良习惯(如纠正剔牙、单侧咀嚼、戒烟等不良习惯)。
一、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维护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和治疗牙龈萎缩的基础。成年人应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儿童由于吞咽功能不完善,家长需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含氟牙膏,每天早晚刷牙。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口腔细菌滋生,更要注重口腔卫生,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会加重牙龈萎缩的进展。
还应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辅助清洁牙齿邻面,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对于佩戴假牙的人群,如老年人佩戴活动假牙,饭后应及时取下假牙清洁,保持假牙的清洁卫生,防止细菌在假牙上滋生而影响牙龈健康。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洗牙是去除龈上牙石和菌斑的常用方法。通过超声波洗牙或手工洗牙的方式,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石、菌斑及色素等。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人,牙面上容易附着烟渍,洗牙可以有效清除这些刺激物,减轻对牙龈的刺激,延缓牙龈萎缩的发展。对于患有牙周炎等病史的患者,洗牙是基础治疗的重要环节,能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控制牙周炎症,防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
二、牙周序列治疗
1.深层牙周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当牙龈萎缩伴有较深牙周袋时,需要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这是针对龈下牙石和菌斑的治疗方法,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器械深入牙周袋内,刮除龈下牙石并平整牙根面,以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不同年龄的人群在治疗时需注意,儿童一般较少出现严重的牙周问题,但如果有先天性牙龈发育等问题导致的类似情况,治疗方式需谨慎评估。成年人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需考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紧张等情绪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等情况。
2.牙周手术治疗
牙龈瓣手术:对于一些牙龈萎缩较严重,通过基础治疗和龈下刮治等无法改善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瓣手术。例如引导组织再生术,通过植入生物膜等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再生,形成新的牙周附着,改善牙龈萎缩状况。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吸烟会影响手术创口的愈合,在手术前需戒烟一段时间,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老年人进行牙周手术时,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如心肺功能等,手术前后需密切监测身体状况。
三、全身因素的干预
1.控制系统性疾病
对于患有系统性疾病影响牙龈健康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为高血糖会破坏牙周组织的代谢环境,不利于牙龈萎缩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累及牙周组织,需要在风湿免疫科和口腔科医生的共同协作下,控制病情活动,同时采取相应的口腔治疗措施来应对牙龈萎缩。
2.补充营养
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结缔组织的完整性,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牙龈出血、萎缩等问题。不同年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可通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C;老年人由于胃肠吸收功能下降等原因,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等,以促进钙的吸收,维持骨骼和牙龈等组织的健康。
四、日常护理与预防
1.定期口腔检查
无论年龄、性别如何,都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洁牙。有家族牙周疾病史的人群,更要加强口腔检查的频率,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牙周疾病导致牙龈萎缩的风险。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熬夜、饮食不均衡等,定期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牙龈萎缩等问题并及时干预。
2.纠正不良习惯
对于有不良口腔习惯的人群,如用牙签用力剔牙的人,应纠正这种习惯,改用牙线等更温和的清洁工具。长期单侧咀嚼的人,会导致单侧牙龈受力不均,容易引起牙龈萎缩,应纠正为双侧咀嚼。吸烟的人群应尽量戒烟,因为吸烟不仅会导致牙齿着色,还会严重影响牙龈健康,增加牙龈萎缩的发生风险和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