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与咽炎在发病原因、机制、症状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原则上均有不同。喉癌与吸烟、饮酒、HPV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症状因部位而异,检查需喉镜、影像及病理活检,治疗依分期等综合选择;咽炎分急慢性,急性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慢性与局部全身多种因素有关,检查靠口咽部,治疗分对症及去除病因等。
一、发病原因与机制
喉癌:喉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长期大量吸烟是重要诱因,烟草燃烧产生的焦油等致癌物质可影响喉部细胞的正常生长;长期饮酒也是风险因素之一,酒精会刺激喉部黏膜,增加癌变几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也与部分喉癌的发生有关,例如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喉部细胞异常增殖恶变;另外,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化学毒物等职业暴露因素,如石棉、芥子气等,会使喉部发生癌变的风险升高;还有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喉癌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某些遗传易感性个体更易罹患喉癌。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风险有所差异,一般来说,50-70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与男性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更为普遍有关。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职业暴露史以及有家族喉癌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
咽炎:咽炎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等,也可由细菌感染所致,常见的细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过度疲劳、受凉等因素可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易引发急性咽炎;慢性咽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导致分泌物长期刺激喉部、长期吸烟饮酒、空气污染、辛辣食物刺激等;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等都可引发慢性咽炎。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中用嗓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以及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更易患咽炎。
二、症状表现
喉癌:喉癌的症状因癌肿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声门型喉癌早期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且呈进行性加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晚期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吞咽困难等;声门上型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咽部不适、异物感,以后可出现吞咽疼痛、咯血、呼吸困难等;声门下型喉癌早期症状隐匿,随着肿瘤生长可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肿瘤侵犯声带时可出现声音嘶哑。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症状表现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咽炎: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随后出现疼痛,吞咽时加重,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常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各年龄人群症状表现类似,但儿童咽炎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更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且可能较为明显。
三、检查方法
喉癌:喉镜检查是诊断喉癌的重要方法,包括间接喉镜、直接喉镜、纤维喉镜等,可直接观察喉部病变的形态、部位、范围等;影像学检查如喉部CT、MRI等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病理活检是确诊喉癌的金标准,通过取喉部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不同年龄患者在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喉镜检查等。
咽炎:急性咽炎通过口咽部检查即可初步诊断,可见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慢性咽炎口咽部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散在的淋巴滤泡,有时可见黏稠分泌物附着。一般无需进行复杂的影像学及病理检查,除非怀疑有其他特殊病变。
四、治疗原则
喉癌:喉癌的治疗主要根据肿瘤的分期、部位、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选择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早期喉癌可选择手术切除,如支撑喉镜下激光手术等,创伤较小;中晚期喉癌常需要综合治疗,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等。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其身体耐受情况,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可能更倾向于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
咽炎: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进行对症治疗,如多饮水、休息,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等;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咽炎主要是去除病因,如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治疗全身疾病等,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含片等缓解症状,一般无需手术等有创治疗。儿童咽炎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总之,喉癌和咽炎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通过详细了解这些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准确区分喉癌和咽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