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渐冻症医学名肌萎缩侧索硬化是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负责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元渐受损致肌肉无力萎缩等其病因未完全明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常见手部小肌肉无力等中期肌肉无力萎缩加重影响肢体运动及吞咽功能晚期几乎所有肌肉受累完全丧失运动能力诊断靠临床评估及辅助检查如肌电图等治疗有药物对症支持等护理上患者要保持积极心态家属给予支持自身注意皮肤清洁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有不同注意事项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早期诊断积极综合治疗及合理护理可延缓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肌肉渐冻症医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负责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元(包括上下运动神经元)逐渐受损,导致肌肉逐渐无力、萎缩、失去运动功能。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多种因素相关。约10%-15%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由特定基因变异引起;环境因素方面,接触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肌肉渐冻症的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不同患者早期症状可能有所差异,但常见表现为手部小肌肉无力,比如拿东西不灵活、扣纽扣困难等,也可能出现下肢行走易绊倒、易疲劳等情况。有的患者会先出现言语不清,说话含糊,这是因为支配咽喉部肌肉的神经元受损,影响了言语功能。
中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肌肉无力和萎缩情况逐渐加重,会影响到肢体的大部分肌肉,导致患者肢体运动严重受限,比如无法自己翻身、坐起,行走需要借助轮椅等辅助器具。同时,吞咽功能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容易呛咳,这会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需要考虑鼻饲等营养支持方式。
晚期症状:当病情发展到晚期,几乎所有肌肉都会受累,患者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包括呼吸肌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呼吸无力,需要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此时患者的认知功能通常不受累,患者能清楚感知自身状况,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痛苦。
肌肉渐冻症的诊断方法
临床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等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检查肌肉力量、肌张力、反射等情况。比如检查四肢肌肉的肌力,通过徒手肌力测试来判断肌肉力量的级别。
辅助检查:
肌电图(EMG):是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重要检查方法。可发现神经源性损害的特征性表现,如出现纤颤电位、正锐波、束颤电位等异常电活动,以及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等,通常头颅MRI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有一些非特异性改变,如脊髓萎缩等。
肌肉渐冻症的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目前批准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主要是利鲁唑,它可以通过抑制谷氨酸释放,来延缓病情的进展。但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程,无法完全治愈疾病。
对症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早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质地,如吃软食、半流食等,严重时需要鼻饲或胃肠造瘘来保证营养摄入,确保患者能获得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呼吸支持:当呼吸肌受累出现呼吸无力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呼吸支持,如使用无创呼吸机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康复治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肌肉的柔韧性,预防关节挛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包括肢体的被动运动、按摩等,对于有一定运动能力的患者,还可以进行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肌肉渐冻症患者的护理与生活注意事项
对于患者自身: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家属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定时为卧床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进食时要保持半卧位或坐位,防止呛咳窒息。
对于特殊人群:
儿童患者:儿童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对少见,一旦确诊,要更加注重营养支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不足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康复训练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程度进行个体化制定,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轻柔的训练,避免对儿童正在发育的肌肉骨骼造成损伤。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肌肉渐冻症的同时,要注意基础疾病的管理。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在护理方面,要更加关注老年患者的舒适感,翻身等护理操作要轻柔,防止引发其他并发症。
肌肉渐冻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积极的综合治疗以及合理的护理,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