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和口腔局部情况(牙齿、牙周、口腔颌面部),治疗步骤包括牙齿预备、取模、制作钴铬烤瓷牙、试戴与黏固,术后要维护口腔卫生、注意饮食,还需定期复查、处理不适症状及特殊人群注意相关情况。
一、术前评估
1.患者一般情况评估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口腔解剖结构、口腔健康状况及身体耐受情况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颌骨还在不断发育,进行钴铬烤瓷牙修复时需考虑颌骨的生长潜力;成年人则相对情况较为稳定,但也需关注全身健康状况;老年人可能存在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会影响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
性别方面:一般无绝对性别差异,但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进行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要考虑药物等因素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生活方式:吸烟患者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因为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饮酒患者需了解饮酒量和频率,过量饮酒可能会影响肝脏功能等全身状况,进而影响口腔治疗的安全性。
病史:需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口腔病史,如是否有口腔感染、牙齿缺失等情况;还要询问全身病史,如是否有金属过敏史,因为钴铬烤瓷牙含有钴铬金属成分,若患者对钴铬过敏则不能使用该材料;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影响,例如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需注意血压的控制,以避免治疗过程中血压波动过大。
2.口腔局部评估
牙齿状况:要检查拟修复牙齿的龋坏程度、牙髓情况、牙根情况等。如果牙齿有严重的龋坏且累及牙髓,可能需要先进行根管治疗;牙根情况要评估是否有足够的长度和稳定性来支持烤瓷牙的修复。
牙周状况:检查牙龈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牙龈炎症、牙龈萎缩等。牙周炎患者需要先进行牙周治疗,控制牙周炎症后才能进行钴铬烤瓷牙的修复,因为牙周炎会影响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不利于烤瓷牙的长期稳固。
口腔颌面部情况:观察颌面部的对称性、颞下颌关节的功能等。如果颞下颌关节存在问题,如疼痛、弹响等,会影响烤瓷牙修复后的咬合功能和患者的舒适度。
二、治疗步骤
1.牙齿预备
医生会使用牙科高速手机和金刚砂车针等工具,按照一定的牙体预备规范对需要修复的牙齿进行磨除。前牙烤瓷牙预备时,唇面一般需要磨除1.2-1.5mm的牙体组织,邻面磨除约1.0-1.2mm,舌面磨除约0.8-1.0mm;后牙烤瓷牙预备时,面一般需要磨除1.0-1.5mm的牙体组织,邻面磨除约0.8-1.0mm等。通过精确的牙体预备,为烤瓷牙提供合适的空间。
2.取模
采用印模材料(如硅橡胶印模材料)制取患者口腔牙齿及周围组织的印模。印模要准确、清晰,以保证制作出来的烤瓷牙与患者口腔贴合良好。医生会将印模材料均匀地放置在患者口腔内需要取模的部位,待材料凝固后取出印模。
3.制作钴铬烤瓷牙
技师根据取好的印模,在模型上制作钴铬烤瓷牙的基底冠。首先,技师会根据牙体预备的情况设计基底冠的形状和尺寸,然后使用钴铬合金等材料通过铸造等工艺制作出基底冠。接着进行烤瓷烧结,将基底冠在特定的烤瓷炉中进行烧结,使烤瓷材料与基底冠牢固结合,形成具有美观和功能的烤瓷牙冠。
4.试戴与黏固
将制作好的钴铬烤瓷牙戴入患者口腔进行试戴。检查烤瓷牙的颜色、形态、咬合关系等是否合适。如果颜色与邻牙不协调,需要进行调整;咬合关系不合适则需要进行调磨。试戴合适后,使用专用的黏固剂将烤瓷牙黏固在预备好的牙齿上。黏固剂一般采用树脂类黏固剂等,通过化学粘结和机械嵌合作用使烤瓷牙牢固地黏固在牙齿上。
三、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1.术后护理
口腔卫生维护:患者术后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可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要使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饮食注意:术后短期内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如坚果、口香糖等,以免导致烤瓷牙崩瓷或脱落。建议患者进食软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进行复查。复查时医生会检查烤瓷牙的黏固情况、牙龈状况、咬合关系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不适症状处理: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烤瓷牙疼痛、咬合不适、牙龈红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复诊,以便医生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如果是烤瓷牙咬合过高导致的咬合不适,需要进行调磨;如果是牙龈炎症引起的红肿,需要进行局部的牙周治疗等。
特殊人群注意:对于孕妇,术后要特别注意口腔治疗过程中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口腔卫生的监督和指导,因为儿童自我口腔清洁能力较差,需要家长协助做好口腔护理,同时要注意儿童在佩戴烤瓷牙后的口腔功能训练,如咬合功能的逐渐适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