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因包括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等)和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等),临床表现有咽部不适感、咳嗽、分泌物增多等,诊断需采集病史并进行咽部检查,需与咽喉部肿瘤等鉴别,治疗需去除病因并局部治疗,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等措施预防。
一、定义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二、病因
1.局部因素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急性咽炎若没有得到彻底治愈,炎症反复刺激咽部组织,就容易转为慢性咽炎。比如儿童时期频繁发生急性咽炎,若未规范治疗,就可能迁延成慢性。
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鼻腔、鼻窦的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入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可引发慢性咽炎。例如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其鼻腔内分泌物较多,经常倒流至咽部,刺激咽部黏膜导致炎症持续存在。
咽部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如慢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等,炎症蔓延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组织引发慢性咽炎。
长期烟酒过度: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以及酒精都会对咽部黏膜造成刺激,损伤咽部的防御功能,容易引发慢性咽炎。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的人群,患慢性咽炎的几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不饮酒者。
辛辣食物长期刺激: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反复刺激咽部黏膜,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引发慢性咽炎。比如一些喜欢吃麻辣烫、辣条等辛辣食物的人群,咽部长期受到刺激,易患慢性咽炎。
粉尘、有害气体等职业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粉尘环境工作的人群,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等,或者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如化学工业中的有害气体,这些粉尘和有害气体会持续刺激咽部黏膜,引发慢性咽炎。
2.全身因素
贫血:贫血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咽部组织缺氧,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慢性咽炎。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咽部黏膜供氧不足,易出现炎症。
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时,胃酸及胃内容物可反流至咽部,刺激咽部黏膜,引发慢性咽炎。尤其是一些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胃酸反流较为常见,长期刺激咽部易导致慢性咽炎。
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其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可引起慢性咽炎。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全身功能紊乱,导致咽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慢性咽炎。
内分泌紊乱:如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失调,容易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进而引发慢性咽炎。
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老年人免疫功能逐渐衰退,这些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慢性咽炎。比如儿童在换季时,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容易患上慢性咽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咽部黏膜抵抗力下降,也易患慢性咽炎。
三、临床表现
1.咽部不适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总觉得咽部有东西堵着,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这种不适感在晨起时较为明显,可能是由于夜间睡眠时咽部分泌物积聚刺激所致。
2.咳嗽:咽部炎症刺激可引起咳嗽,一般为干咳,无痰或仅有少量黏液痰。儿童患者可能因咽部不适而频繁清嗓,以缓解咽部的异物感。
3.分泌物增多:咽部黏膜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患者常咳出黏稠的分泌物,尤其在晨起时较为明显,有时可伴有恶心。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有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鼻腔鼻窦疾病史、职业环境接触史、全身疾病史等。比如询问患者是否长期吸烟饮酒,是否从事粉尘作业等。
2.咽部检查: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咽部黏膜情况,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散在的淋巴滤泡增生,有时可融合成片状,咽侧索增厚等。儿童患者进行咽部检查时需注意配合,可在合适的时机轻柔操作。
五、鉴别诊断
1.咽喉部肿瘤:如喉癌、下咽癌等,也可出现咽部异物感、咳嗽等症状,但通过喉镜检查可见新生物,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儿童时期咽喉部肿瘤相对少见,但也需排除。
2.茎突过长综合征:可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痛等症状,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茎突过长。
3.胃食管反流病:除了咽部不适外,还常有反酸、烧心等消化系统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明确诊断。
六、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监督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儿童要减少接触辛辣零食,家长要为儿童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
治疗局部及全身疾病:积极治疗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慢性炎症,以及贫血、消化不良等全身疾病。对于患有慢性鼻窦炎的儿童,要规范治疗鼻窦炎,以减少对咽部的刺激;对于患有贫血的儿童,要根据贫血类型进行相应治疗,纠正贫血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
2.局部治疗
含漱液漱口: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清洁咽部,减轻炎症刺激。儿童患者使用含漱液时要注意防止误咽,可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含漱液,并在家长监护下使用。
局部含片、喷雾:可使用度米芬含片、西瓜霜含片等含片,以及咽部喷雾等,缓解咽部不适症状。但儿童使用含片时要注意防止噎呛,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
七、预防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有效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降低咽部感染的几率。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可帮助儿童刷牙,教导正确的刷牙方法。
2.避免接触刺激性因素:在污染环境中工作的人群要佩戴口罩,减少粉尘、有害气体对咽部的刺激;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要远离吸烟人群,家长要为儿童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避免儿童接触刺激性物质。
3.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促进身体发育和免疫力提高。比如儿童可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的均衡摄取。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及时治疗急性咽炎以及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慢性炎症,防止病情迁延发展为慢性咽炎。儿童时期若发生急性咽炎要及时规范治疗,避免转为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