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过敏性哮喘需综合管理,首先要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分缓解发作和控制发作药物,明确由过敏原引起且常规治疗不佳可考虑免疫治疗,日常生活要进行环境、饮食、运动管理,还要密切病情监测与定期随访。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明确过敏原:小孩过敏性哮喘首先要尽可能明确过敏原,可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来确定。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皮屑、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例如,尘螨在室内环境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床垫、枕头、沙发等处;春季和秋季的花粉也是常见过敏原。
2.避免接触措施:如果是尘螨过敏,要经常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垫、枕头套;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带孩子外出,尤其是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如果对宠物过敏,应避免孩子与宠物接触等。
二、药物治疗
1.缓解发作药物:
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可迅速缓解哮喘发作时的支气管痉挛,起到平喘作用。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且使用时要注意孩子的反应,若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也可用于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喘息症状,常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增强平喘效果。
2.控制发作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首选药物,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通过吸入的方式作用于气道局部,可有效减轻气道炎症,长期使用能改善哮喘的控制水平,但要注意正确的吸入方法,确保药物能有效地到达气道,同时要关注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口腔念珠菌感染、生长发育受影响等副作用,不过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利大于弊。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可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来减轻气道炎症,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的哮喘预防和长期控制,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诱发哮喘、运动性哮喘及对糖皮质激素不耐受的患儿。
三、免疫治疗
对于明确由过敏原引起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过敏性哮喘患儿,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如尘螨变应原疫苗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等,但该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进行。
四、日常生活管理
1.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一般室温保持在22-25℃,湿度50%-60%较为合适。避免室内放置毛绒玩具等容易积聚灰尘的物品。
2.饮食管理: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对于明确食物过敏的患儿,要严格避免食用相关过敏食物;鼓励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食物引入的顺序和方法,防止新的食物过敏发生。
3.运动管理: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在寒冷、干燥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在空气清新的时段进行如游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运动前可适当使用预防性药物(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来预防运动性哮喘发作。
五、病情监测与随访
1.病情监测: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哮喘发作的频率、症状严重程度等,如每天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出现的次数和程度,以及夜间睡眠情况等。可以使用哮喘日记来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
2.定期随访: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每1-3个月复诊一次,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儿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通过定期随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确保孩子的哮喘得到良好的控制。
总之,小孩过敏性哮喘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药物治疗、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以及密切的病情监测等多方面措施,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