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可引发湿疹、热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常见皮肤病,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男性在湿热引起的皮肤病方面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防搔抓、注意饮食穿戴;老年人要注意居住环境、外用药物及饮食;女性经期等特殊时期要稳情绪、选温和产品;男性从事特殊工作要防护、忌不良习惯。
一、湿热引起的常见皮肤病
(一)湿疹
1.发病机制:中医认为多由湿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所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湿疹的发生与遗传、免疫异常、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而湿热体质者更易受内外因素激发发病。从皮肤表现看,急性期常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有剧烈瘙痒,水疱抓破后有渗出倾向;亚急性期红肿及渗出减轻,出现结痂、脱屑;慢性期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湿疹可能与饮食、接触过敏原等有关,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湿热之邪更易侵袭,且儿童搔抓等行为易加重病情;成人湿疹则与工作压力、生活环境等关系密切。
(二)热疮
1.发病机制:多因体内湿热内蕴,复感风热之邪,蕴结于口周、鼻孔周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而发病。临床表现为簇集性小水疱,可伴有灼热、瘙痒感,好发于春秋季节,抵抗力下降时易复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来说,青壮年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因素,更易出现湿热内蕴情况从而诱发热疮,而儿童相对发病较少,但也有因饮食不节等导致湿热内生而发病的情况。
(三)脂溢性皮炎
1.发病机制:中医认为多与湿热内蕴,兼受风邪,郁久耗伤阴血,肌肤失养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等因素相关,湿热体质者皮脂腺分泌更为活跃,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繁殖活跃,易引发皮肤炎症。好发于头面、胸背等皮脂腺丰富部位,表现为红斑、油腻性鳞屑,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各年龄均可发病,青春期人群由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腺分泌旺盛,更易出现脂溢性皮炎;成年人中,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也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四)接触性皮炎
1.发病机制:多因皮肤接触外界湿热之邪及致敏物质,导致湿热毒邪蕴结肌肤而发病。皮肤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边界清楚,瘙痒或灼痛。不同年龄人群接触的致敏物质不同,儿童可能接触玩具、尿布等;成年人可能接触化妆品、化工原料等。湿热体质者在接触致敏物质后,更易出现湿热毒邪蕴结的病理变化,加重皮肤炎症反应。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皮肤娇嫩,湿热引起的皮肤病需特别注意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儿童饮食上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腻食物,以防加重湿热内蕴。例如,应减少冰淇淋、油炸食品等的摄入。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二)老年人
1.老年人湿热引起的皮肤病患者,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凉爽,避免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由于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皮肤较干燥,在治疗皮肤病时要注意选择温和的外用药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饮食上要清淡,避免过于滋补油腻的食物,可适当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等,但要注意根据自身脾胃功能适量食用。
(三)女性
1.女性湿热引起的皮肤病患者,在月经前后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病情。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湿热内生加重病情。在选择化妆品等外用产品时,要选择温和、无刺激且不易引起皮肤过敏的产品,防止接触致敏物质诱发或加重皮肤病。
(四)男性
1.男性湿热引起的皮肤病患者,若从事高温、高湿工作环境,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爽。同时,要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习惯易加重湿热内蕴,影响皮肤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