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外观表现有红斑(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儿童皮肤薄嫩红斑更明显扩散快,老年人恢复慢)、丘疹(皮肤表面隆起小疙瘩,儿童免疫系统未完善食物过敏易现且搔抓易破损感染)、风团(白色或红色团块状隆起,突然出现消退快,儿童搔抓易破损,老年人消退后易留色素沉着);自觉症状有瘙痒(程度不一,儿童用哭闹搔抓体现且易破损感染,老年人皮肤干燥瘙痒加重搔抓冲动)、灼热感(过敏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年轻人相对能耐受,老年人感知可能迟钝但损伤不轻);不同过敏原因有特殊表现,食物过敏伴胃肠道症状儿童常见且突出,接触性过敏有明确接触史表现局限接触部位,吸入性过敏多有呼吸道和皮肤联合症状花粉过敏常见不同年龄人群反应不同。
红斑:皮肤过敏时常见的外观改变,是由于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导致。例如接触某些过敏原后,接触部位可能迅速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其颜色可从淡红色到鲜红色不等,不同个体因过敏程度和过敏原不同,红斑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差异。在儿童群体中,由于皮肤较薄嫩,红斑可能相对更明显且扩散较快,而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红斑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丘疹:表现为皮肤表面隆起的小疙瘩,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多是过敏引发皮肤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形成。如食物过敏可能在身体多处出现散在的丘疹,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食物过敏引发丘疹的情况相对常见,且可能因搔抓等行为导致丘疹破损感染。
风团:通常是白色或红色的团块状隆起,大小和形态不一,常突然出现,消退也比较快。这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的局限性水肿。比如急性荨麻疹发作时,身体可能迅速出现大片风团,严重时可融合成片,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风团,但儿童风团可能因瘙痒更易搔抓致风团破损,老年人风团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等情况相对更明显。
自觉症状
瘙痒:是皮肤过敏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只是轻微的瘙痒感,可忍受;重者则奇痒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瘙痒的机制是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在儿童中,由于不能准确表达瘙痒程度,可能会通过哭闹、搔抓等行为来体现,且儿童皮肤薄嫩,搔抓更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老年人皮肤干燥,本身就可能有瘙痒问题,过敏引发的瘙痒可能会加重皮肤干燥情况,导致更严重的搔抓冲动。
灼热感:部分皮肤过敏患者会感觉皮肤有灼热感,这是因为过敏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使患者产生灼热的主观感受。例如接触刺激性较强的过敏原后,皮肤在出现红斑、丘疹等表现的同时,可能伴有明显的灼热感,不同年龄人群对灼热感的感知和耐受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相对更能耐受一定程度的灼热感,而老年人可能因神经感觉功能减退等因素,对灼热感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但实际皮肤损伤可能并不轻。
不同过敏原因引发的特殊表现
食物过敏: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外,可能还会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儿童食物过敏较为常见,常见的引起儿童食物过敏的食物有牛奶、鸡蛋、鱼虾等,儿童食用这些过敏食物后,除了皮肤表现外,胃肠道症状可能较为突出,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可能导致儿童脱水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而成人食物过敏的胃肠道症状相对儿童可能不那么典型,但也可能出现。
接触性过敏:有明确的接触史,过敏表现局限在接触部位及其周围。比如接触金属饰品后,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边界相对比较清楚,与接触范围一致。在职业接触性过敏中,如从事橡胶行业的人员接触橡胶制品后发生过敏,其手部等接触部位会出现相应过敏表现,不同职业人群接触过敏原不同,接触性过敏的表现也各有特点,且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场景不同,儿童接触性过敏可能更多与玩具、衣物材质等接触有关,老年人可能与日常使用的护肤品、衣物材质等接触有关。
吸入性过敏:多表现为呼吸道和皮肤的联合症状,如过敏性鼻炎伴发皮肤风团、红斑等。花粉过敏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类型,在花粉传播季节,花粉过敏患者在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涕等呼吸道过敏症状的同时,皮肤可能出现风团、瘙痒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花粉过敏的反应程度不同,儿童由于呼吸道黏膜娇嫩,吸入花粉后呼吸道症状可能更明显,老年人可能呼吸道和皮肤症状同时存在,但相互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