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检查能查出部分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如生殖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遗传因素相关筛查等,但不能查出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功能性的内分泌失调、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不孕,不同人群孕前检查有侧重点及注意事项,夫妻备孕前应积极全面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态。
一、能查出的相关情况
1.生殖系统疾病
女性方面:通过妇科检查、B超等可以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病变。例如,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通过B超检查能够清晰看到肌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卵巢囊肿如果影响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也可在孕前检查中被发现。另外,还能检查出阴道炎、宫颈炎等炎症情况,这些炎症可能会影响精子的通行,增加不孕的风险。
男性方面:可以检查精液常规,了解精子的数量、活力、形态等。若精子数量过少(少精症)、活力低下(弱精症)或畸形精子过多等,都可能导致男性不育,通过精液常规检查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
2.传染性疾病
如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影响胎儿。孕前检查中的相关传染病筛查项目可以检测出这些疾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不孕不育情况的发生以及对后代健康造成影响。
3.遗传因素相关筛查
一些遗传性疾病也可通过孕前检查初步筛查。例如,通过询问家族遗传病史,并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或遗传咨询项目,能发现某些可能导致不孕不育的单基因遗传病等情况,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准备。
二、不能查出的情况
1.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
有些夫妻经过全面的孕前检查,各项指标都看似正常,但就是无法自然受孕。可能涉及到一些目前医学检查手段还难以检测到的因素,比如免疫性因素导致的不孕。女性体内产生的抗精子抗体等免疫物质可能会杀伤精子,影响受孕,但目前对于一些轻微的免疫性因素导致的不孕,可能较难通过现有的孕前检查完全明确并查出具体原因。
2.功能性的内分泌失调
一些功能性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不孕不育可能不易被孕前检查完全查出。例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轻微功能紊乱导致的排卵异常,有时通过常规的激素水平检测可能不能精准捕捉到其细微的异常变化。虽然孕前检查会进行性激素六项等内分泌检查,但对于一些波动较小、处于临界状态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可能存在漏诊的情况。
3.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不孕
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生育,但孕前检查主要侧重于身体的器质性和一些常见的功能性指标检查,对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目前的孕前检查手段很难直接检测出来。不过精神心理因素对生育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备孕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不同人群孕前检查的侧重点及注意事项
1.女性人群
年龄因素:35岁以上的高龄女性,孕前检查除了常规项目外,更要关注卵巢储备功能等相关检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下降,通过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测等可以了解卵巢储备情况。同时,高龄女性患一些妇科疾病的风险增加,如子宫内膜病变等,所以B超检查子宫内膜情况也更为重要。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的女性,孕前检查除了关注生殖系统等常规项目外,还需注意肝功能等相关检查,因为吸烟饮酒可能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间接影响生育功能。
病史:有过流产史、盆腔炎病史等的女性,孕前检查要重点排查与这些病史相关的生殖系统问题。比如有盆腔炎病史的女性,要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因为盆腔炎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等,影响受孕。
2.男性人群
年龄因素:男性随着年龄增长,精子质量也可能逐渐下降,所以35岁以上的男性孕前检查中精液常规检查要更加重视,定期复查精液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接触高温环境(如长期泡热水澡、蒸桑拿等)、接触放射性物质或有毒化学物质的男性,孕前检查除了精液常规外,还需进行职业相关的特殊检查,评估生殖系统受到的影响程度。
病史:有附睾炎、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等病史的男性,要检查睾丸的生精功能以及精子的相关指标,因为这些病史可能会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质量。
总之,孕前检查是排查不孕不育相关因素的重要手段,但有其局限性,不能涵盖所有导致不孕不育的情况。夫妻双方在备孕前应积极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在备孕过程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