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生理效应不足致机体代谢降低的疾病,分不同年龄段且病因多样。患者需注意治疗与监测,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儿童和孕妇甲减有特殊监测要求;生活方式上要注意饮食中碘的合理摄入和营养均衡,适度运动并注意保暖和循序渐进;特殊人群如孕妇和老年甲减患者有各自需特别关注的方面,孕妇要严格管理、保证营养和产检,老年患者调整药量谨慎、运动温和且定期体检。
一、甲减是什么病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从病因上看,自身免疫损伤(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甲状腺破坏(如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碘过量或缺乏、药物影响等。从发病年龄来分,可分为新生儿甲减、儿童甲减和成人甲减,不同年龄段表现有所差异,新生儿甲减可能出现嗜睡、哭声低弱、喂养困难等;儿童甲减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成人甲减则表现为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如怕冷、乏力、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等。
二、甲减患者应注意的方面
(一)治疗与监测
1.药物治疗:需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进行替代治疗,药物治疗是关键。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如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等,一般在开始治疗后的6-8周需复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以保证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对于孕妇甲减患者,TSH目标值要求更严格,通常需要更频繁监测并调整药物剂量,因为甲减未控制好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智力发育。
2.儿童甲减监测: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除了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外,还需密切监测身高、体重、智力发育等情况。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如身高增长缓慢可能提示甲状腺激素替代不足,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生活方式
1.饮食
碘的摄入:根据病因调整碘的摄入,若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要适量摄入碘,一般正常饮食即可,无需严格限碘或补碘;若是碘缺乏引起的甲减,可适当增加含碘食物摄入,如海带、紫菜等,但也不宜过量,过量碘摄入可能加重甲状腺自身免疫损伤;而因甲状腺破坏等原因导致的甲减,碘摄入一般无特殊严格限制,保持正常均衡饮食中碘的含量即可。
营养均衡: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组织修复等。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儿童甲减患者,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以支持生长发育,比如保证充足的钙摄入以促进骨骼生长。
2.运动
适度运动:甲减患者可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成人甲减患者,每周可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儿童甲减患者也可在家长陪同下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运动,但要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对儿童尚未发育成熟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运动注意事项: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因为甲减患者本身怕冷,运动后出汗易着凉,所以运动后要及时添加衣物。另外,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运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甲减:孕妇甲减患者需要更加严格管理。除了规律服用药物、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外,还要注意整个孕期的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叶酸摄入,因为叶酸缺乏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通过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可能因甲减未控制好导致的胎儿发育异常情况。
2.老年甲减:老年甲减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调整药物剂量要更加谨慎,因为老年患者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可能有所不同,且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左甲状腺素钠片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老年患者服用后要密切关注心率、血压等变化。在生活方式方面,老年甲减患者运动要更加温和,可选择散步、打太极等轻度运动,避免运动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过大负担。而且老年患者要注意定期体检,除了甲状腺功能外,还要关注心、肝、肾功能等,因为甲减可能影响多个脏器功能,而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本身有所减退,相互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