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在发热、怕冷怕热、流涕、咽痛、咳嗽、舌苔脉象等症状表现有区别,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患不同感冒时各有体现及注意事项,儿童风寒感冒易现怕冷鼻塞等且用药谨慎,风热感冒高热突出易烦躁,成年人风寒感冒体质好时症状局限表,有基础病需观其变化,风热感冒高热影响工作生活要注意休息饮食,老年人风寒感冒病情变化快需关注并发症等,风热感冒高热对心血管有影响退热谨慎用药遵医嘱。
一、症状表现的区别
(一)发热情况
风寒感冒:一般是轻度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少有高热情况,这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导致肌表被束,阳气郁闭相对较轻。例如在一些临床观察中发现,风寒感冒患者发热以低热或中等度热为主,体温大多处于37.5~38.5℃之间。
风热感冒:多为高热,体温常可超过38.5℃,甚至可达39℃以上,这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热邪较盛,容易蒸腾阳气,使体温升高明显。临床研究显示,风热感冒患者发热往往较高,部分患者体温可迅速上升至39℃及以上。
(二)怕冷与怕热情况
风寒感冒:患者怕冷比较明显,通常需要添加较多衣物、盖较厚被子来缓解怕冷的感觉,因为风寒外袭,肌表失于温煦,所以畏寒显著。
风热感冒:怕热明显,喜欢待在凉爽的环境中,因为风热之邪犯表,人体感受热邪,就会有燥热、怕热的表现。
(三)流涕情况
风寒感冒:流清涕,鼻涕质地稀薄、颜色清淡,这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导致肺窍不利,津液清稀外泄。
风热感冒:流黄涕,鼻涕质地黏稠、颜色发黄,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热邪煎灼津液,使鼻涕变得黏稠发黄。
(四)咽痛情况
风寒感冒:咽痛相对较轻,多表现为咽部微痛,没有明显的红肿,这是因为风寒之邪为主,热象不重,对咽部的刺激相对较小。
风热感冒:咽痛比较明显,咽部多有红肿疼痛,因为风热之邪容易上攻咽喉,导致咽喉部脉络受灼,出现红肿疼痛。
(五)咳嗽情况
风寒感冒: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是因为风寒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且痰液清稀。例如风寒感冒患者咳嗽时,多可咳出白色稀薄痰液,咳嗽声音较为重浊。
风热感冒:咳嗽咳痰不爽,痰黄黏稠,这是由于风热犯肺,肺受热灼,炼液为痰,痰热互结,导致咳嗽咳痰不爽,痰液发黄黏稠。
(六)舌苔脉象情况
风寒感冒:舌苔薄白,脉象多为浮紧,浮脉提示病邪在表,紧脉主寒证,说明有风寒之邪束表。
风热感冒:舌苔薄黄,脉象多为浮数,浮脉表明病位在表,数脉主热证,提示有风热之邪侵袭。
二、不同人群的体现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风寒感冒:儿童风寒感冒时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怕冷明显、鼻塞明显等表现,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风寒感冒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食欲,导致进食减少。家长需注意给儿童适当保暖,但避免过度捂热,同时要观察儿童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且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安全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
风热感冒:儿童风热感冒时高热情况可能更突出,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因为儿童相对阳气偏盛,感受风热之邪后热象更易显现。家长要注意给发热儿童适当散热,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儿童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但要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同时密切关注儿童精神状态,若出现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二)成年人
风寒感冒:成年人患风寒感冒时,若本身体质较好,可能症状相对局限在表,通过适当休息、保暖等非药物干预可能较快缓解。但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风寒感冒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需注意观察基础疾病相关症状变化,如咳嗽是否加重、喘息是否出现等。
风热感冒:成年人风热感冒时,高热可能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由于怕热,要注意环境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若咽痛明显影响吞咽,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痛。
(三)老年人
风寒感冒:老年人风寒感冒时,由于机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关注体温、咳嗽等情况,因为老年人患感冒后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老年人保暖要适度,避免因过度保暖导致出汗过多而再次着凉,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易于消化。
风热感冒:老年人风热感冒时,高热可能对心血管等系统产生影响,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情况,因为高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在退热等处理时要谨慎,避免快速降温导致虚脱等情况,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