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患者需注意饮食限制与合理把控,包括限制致甲状腺肿物质摄入,如适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避免大量摄入木薯;控制高胆固醇食物,如限制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摄入;合理把控碘摄入,避免不足或过量;保持饮食规律,定时进餐、细嚼慢咽;儿童甲减患者要保证营养全面满足生长发育,老年甲减患者要注重低盐、低脂、高纤维且饮食易于消化。
一、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摄入限制
(一)十字花科蔬菜
1.具体种类及影响:如卷心菜、花椰菜、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致甲状腺肿物质,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摄入这类蔬菜可能干扰甲减患者甲状腺的正常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甲减患者,儿童甲减患者若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甲状腺激素需求;成年甲减患者长期大量摄入则可能加重甲状腺的代偿负担。
2.建议摄入量:适量食用即可,无需完全禁食,但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一般来说,每周食用几次,每次控制在适量范围(如每餐100-150克左右)。
(二)木薯
1.影响机制:木薯中含有氰化物降解后产生的硫氰酸盐,会抑制甲状腺摄取碘,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对于有甲减病史或甲状腺功能处于异常边缘的人群,应注意减少木薯的摄入。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以木薯为主食的地区居民,需要特别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木薯的过量摄入。
2.替代食物选择:可以选择其他主食如大米、小麦等进行替代,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正常摄入同时避免致甲状腺肿物质的过量摄入。
二、高胆固醇食物的控制
(一)具体食物及危害
1.常见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等)、肥肉、油炸食品等含有较高的胆固醇。甲减患者由于代谢率降低,胆固醇的清除速度减慢,若大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会进一步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同性别,女性甲减患者本身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相对男性有一定差异,但摄入高胆固醇食物都会加重这一风险;不同年龄的甲减患者,老年甲减患者本身血管弹性等已不如年轻人,高胆固醇饮食对其心血管的危害更大。
2.建议摄入量:动物内脏每周尽量不超过1-2次,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0克以内;肥肉应尽量避免食用,若食用油炸食品,每周不超过1-2次,每次食用量适中(如每次油炸食品不超过100克)。
三、碘摄入的合理把控
(一)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的影响
1.碘摄入不足:甲减患者如果碘摄入不足,会进一步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对于碘缺乏地区的甲减患者,需要保证足够的碘摄入来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功能;而对于非碘缺乏地区的甲减患者,也要注意碘的适量摄入,并非摄入越多越好。不同年龄的甲减患者,儿童甲减患者碘摄入不足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中的甲状腺激素需求,可能导致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迟缓;成年甲减患者碘摄入不足则会使甲状腺代偿性肿大等情况加重。
2.碘摄入过量:如果摄入碘过量,也可能对甲减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干扰甲状腺自身的调节机制。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每日碘的适宜摄入量为120-200微克,甲减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如是否处于碘缺乏地区等)合理调整碘的摄入。例如,对于居住在非碘缺乏地区的甲减患者,日常饮食中的加碘盐即可满足基本需求,应避免额外大量补充碘剂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一)饮食规律方面
1.定时进餐:甲减患者应保持定时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规律的进餐有助于维持身体的代谢节律,对于甲减患者的代谢调节有一定帮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上班族甲减患者,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间隙的饮食时间,保证每餐的营养均衡和定时定量。
2.细嚼慢咽: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对于老年甲减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细嚼慢咽尤为重要,能够使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分解,从而更有效地为身体提供营养,同时也有利于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二)特殊人群提醒
1.儿童甲减患者:儿童甲减患者在饮食上除了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还需要特别关注营养的全面性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可选择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鱼肉等,同时注意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例如,每天应保证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摄入1-2个鸡蛋等。
2.老年甲减患者:老年甲减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低盐、低脂、高纤维的特点。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6克,以降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和预防便秘等问题。同时,老年甲减患者的饮食应易于消化,可适当将食物做得软烂一些,如将肉类炖煮得更软烂以便于咀嚼和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