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和脑瘫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小儿麻痹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儿童可粪-口传播急性期有非特异性症状后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可致肌肉挛缩等,实验室检查可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急性期对症支持治疗后遗症期康复训练或手术矫正;脑瘫是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多种原因致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有运动障碍等伴随症状,影像学等检查可助诊断,康复治疗是主要手段手术需合适时机,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干预康复效果较好。

一、定义与病因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萎缩和肢体瘫痪。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病因包括产前因素(如母亲孕期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产时因素(如早产、难产、窒息等)和产后因素(如新生儿核黄疸、颅内出血等),主要病变在大脑,涉及大脑皮层、基底节等部位,是非进行性的,但症状可能会随生长发育逐渐明显。

二、临床表现

小儿麻痹症

急性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咽痛、恶心、呕吐、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1-6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但1-6天后又可出现发热(双相热),之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典型表现为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常见于下肢,瘫痪肌群分布不规则、不对称,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出现较晚。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急性期后1-2周瘫痪肢体开始恢复,一般从肢体远端小肌肉开始,若6-12个月仍不恢复则进入后遗症期,可出现肌肉挛缩、骨骼畸形等,如足内翻、足下垂、脊柱侧弯等,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和运动能力。

脑瘫

运动障碍:运动发育落后,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及手指精细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或肌张力降低(肢体松软)。姿势异常,常见的有头后仰、下肢交叉呈剪刀步态、双手握拳拇指内收等。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智力低下(约2/3患儿有不同程度智力障碍)、癫痫(约1/3患儿有癫痫发作)、视力障碍(如斜视、弱视等)、语言障碍(如发音不清、失语等)等。

三、诊断方法

小儿麻痹症

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可从患者的粪便、咽部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IgM阳性可早期诊断,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也有诊断意义。

影像学检查:一般急性期可不进行特殊影像学检查,后遗症期可通过X线检查了解骨骼畸形情况。

脑瘫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可发现脑发育异常、颅内出血、脑软化灶等病变,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变部位。

神经发育评估:通过格塞尔发育量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等对小儿的运动发育、智力发育、语言发育等进行评估,了解小儿的发育水平是否落后于正常儿童。

脑电图检查:部分脑瘫患儿可伴有癫痫,脑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癫痫波,辅助诊断癫痫。

四、治疗与康复

小儿麻痹症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水分,使用退热、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对于有呼吸肌麻痹等严重情况的患儿需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康复治疗:后遗症期主要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如进行肌肉按摩、理疗、矫形器佩戴等,对于严重的骨骼畸形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正。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年龄越小,康复潜力越大,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脑瘫

康复治疗:是脑瘫患儿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运动疗法(如Bobath疗法、Vojta疗法等,通过特定的运动模式训练患儿的运动功能)、作业疗法(训练患儿的手指精细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智力训练等。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家长等共同参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康复方案,并且需要长期坚持,年龄较小的患儿康复效果相对较好。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合适的年龄可考虑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等手术方式,以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但手术也需要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五、预后情况

小儿麻痹症:经过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部分患儿可恢复较好的肢体功能,但后遗症期的患儿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残疾程度。

脑瘫: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开始时间及治疗措施是否得当等有关。病情较轻、治疗开始早、康复训练规范的患儿,运动功能、智力等方面的预后相对较好;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的患儿,可能会遗留严重的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生活难以自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负担。年龄较小的脑瘫患儿,由于大脑的可塑性较强,早期干预康复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应尽早进行诊断和康复干预。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痹症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乌头汤主治病症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乌头汤由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药材组成,主治病症有风湿痹痛、寒湿腰痛、坐骨神经疼痛、腰腿疼痛、气血运行不畅等。1、风湿痹痛乌头汤中的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主要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痹症,能较好的缓解因寒湿侵袭导致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2、寒湿腰痛寒湿腰痛是常见的腰痛类型之一,多由外感寒湿之邪,痹阻
中医讲痹症西医叫什么病
张玲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痹症是指人体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中医讲的痹症在西医上一般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痛风等疾病相对应。1、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由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内,也容易增加患病的风险。该病的前驱症状为发热、咽喉疼痛、颌下
阳虚爱出汗的原因是什么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阳虚爱出汗考虑与心阳虚所致,此病可能是由先天不足、久病失养、年龄增长、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的。 1、先天不足 患者素体阳虚,推动激发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减弱,影响腹胀经络机能,可能会引起心阳虚,进而出现爱出汗的表现。 2、久病失养 患者长期患有肺痨、肾病、痹症等,病邪累及于心,导致心阳虚也可能会有爱出汗
间隙脑梗塞严重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间隙脑梗塞即腔隙性脑梗死,一般来讲不严重。 腔隙性脑梗死属于小动脉闭塞性脑梗中的一种类型,常发生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基础上。好发于尾状核、内囊、丘脑等部位。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语言、感觉功能障碍、四肢麻痹症等症状。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损伤相对较小,在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预后较好,致残率以及死亡率较低,通
眼外肌麻痹症状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眼外肌麻痹的患者可能出现上眼睑下垂,表现为上眼睑无法抬起,出现眼睛半闭或完全睁不开的情况;也可能出现眼球活动受限现象,严重时可使眼球处于固定状态无法转动;还可能出现复视、眼眶疼痛以及视力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头痛、头晕、发热等。确诊眼外肌麻痹的患者应该尽早就医治疗,因为重症肌无力引起的症状可遵医嘱
小儿麻痹症有疫苗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麻痹症有疫苗,就可以经过注射疫苗的方式来预防小儿麻痹症的表现出。正常在生命的第二个月注射或服用,进口的是注射用的,而国产的是糖丸,因此也可以看个人选择使用,因为糖丸有一定的副作用,虽然几率很低,但是如果去正规的疫苗接种中心,就会得到通知。
怎么判断是不是小儿麻痹症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麻痹症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造成的症状。病人可能会有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四肢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或轻重不一的迟缓性瘫痪等情况。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达,目前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疫苗,出生的孩子都可以进行注射疫苗,再发生小儿麻痹症可能性极小。
什么是风湿痹症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风湿痹症主要是指患者气血麻痹不通,导致的症状,一般是因为受了风寒湿热之邪所引起的患者肢体出现疼痛以及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活动障碍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进食辛辣刺激
脑瘫和傻子有什么区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性瘫痪和智障的区别主要在于智障是由先天智力缺陷造成的,而脑性瘫痪大多是后天神经障碍造成的。脑性瘫痪可造成单纯肢体障碍,有的还伴随语言障碍或视力障碍,而智力障碍则可造成大脑发育不全或智力低下,有的还可造成情绪不稳。
痹症能治好吗?
高福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痹症是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的一个总称,能否治好要看病人的病情和治疗。病人平时注意注意保暖,防止居住在寒冷潮湿的环境;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慢慢就会恢复的。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痹症中医药如何治疗
刘茜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痹症根据感邪性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外感风邪和风邪中夹杂有寒邪。对于外感风邪,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防风汤进行治疗,可以祛风通络。对于风邪中夹杂有寒邪,患者可以应用乌头汤进行治疗,可以温经散寒。同时,患者也可以配合针灸、拔罐等方式来通痹止痛,改善患者不适症状。
痹症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刘成全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痹症属于中医的疾病范畴。病因有风寒、风热、风湿,既可以单一致病,也可以杂质,导致痹症发生。痹症病机是由于风寒湿导致经脉气血不通,而形成痹症。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痹症是以风寒为重、风热为重、还是寒湿为重,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痹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刘成全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痹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内服药治疗,即根据痹症是风寒、风热还是寒湿进行区别,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其次,也可以采用推拿治疗、刮痧,同时采用外治,包括药浴、熏蒸等等方法进行治疗。上述方法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同时合用。
痹症能自愈吗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痹症不能自愈。痹症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之后,病情会得到缓解,但是痹症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从中医方面讲,痹症是由人体的经络肌表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肢体关节和肌肉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的病症,相对于西医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以及痛风等。痹症在中医方面,治疗主要是配合药物以及艾灸的方法来进行散寒祛湿、疏通经络
脑瘫胎儿的胎动特点
周晓燕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瘫胎儿胎动没有特点。胎儿是否有脑瘫,只能出生之后进行评估。如果胎儿宫内胎动一直比较少,或者其他各种病理性因素导致胎儿慢性宫内窘迫,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宫内胎儿发育,导致宝宝出生之后脑瘫风险增大。因此,如果胎儿期间胎动一直比较少,建议孕妇孕期一定要定期产检,防止小孩有慢性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出生之后有脑瘫风险就会增大一点。
核磁共振能查出脑瘫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核磁共振不一定能查出脑瘫,脑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比如出生时前后有脑损伤,出生后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运动、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可结合核磁共振观察到有病灶,对诊断更有说服力。但磁共振只是辅助依据,只有一部分人通过磁共振观察到有病灶,因此核磁共振不一定能查出脑瘫。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