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的病因包括女性因素、男性因素及男女双方共同因素。女性因素有排卵障碍(内分泌失调、卵巢病变)、输卵管因素(堵塞或粘连)、子宫因素(畸形、病变);男性因素有精液异常(少、弱、无精子症)、精子运输障碍(输精管道梗阻)、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男女双方共同因素有免疫因素(同种免疫)、不明原因不孕症(多种因素综合)。
一、女性因素导致的不孕症病因
(一)排卵障碍
1.内分泌失调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的功能紊乱可引起排卵障碍。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生成素(FSH)比例失调,导致卵泡发育异常,不能正常排卵。研究表明,PCOS患者中约70%存在排卵障碍,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易感性,而长期的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环境因素可加重病情。
下丘脑病变也可影响排卵,如下丘脑肿瘤、炎症等病变可干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进而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2.卵巢病变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如特纳综合征(45,XO),患者卵巢发育不良,不能正常产生卵子。
卵巢早衰,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卵泡耗竭或功能异常,导致排卵停止。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如X染色体异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红斑狼疮等可同时伴有卵巢早衰)、医源性因素(如化疗、放疗破坏卵巢组织)等有关。据统计,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卵巢早衰约占20%-30%。
(二)输卵管因素
1.输卵管堵塞或粘连
输卵管炎症是导致输卵管堵塞或粘连的主要原因。盆腔炎性疾病可由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感染)或非性传播疾病(如阑尾炎蔓延)引起。炎症可导致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渗出,进而造成输卵管粘连、堵塞,使精子和卵子无法相遇受精。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若未及时规范治疗,约10%-20%的患者会出现输卵管堵塞。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累及输卵管,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可导致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和拾卵功能。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输卵管异常的发生率约为50%。
(三)子宫因素
1.子宫畸形
先天性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可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纵隔子宫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中隔吸收不全所致,纵隔将子宫腔分为两部分,可影响受精卵的着床位置和子宫的正常容积,从而降低受孕概率。
2.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炎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使胚胎难以着床。子宫内膜炎可由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引起,产后、流产后或宫腔操作后(如刮宫术)是子宫内膜炎的常见诱因。另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病变也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功能,干扰胚胎着床。子宫内膜息肉可占据宫腔空间,影响局部内膜的血供和内分泌环境;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可改变宫腔形态,阻碍受精卵着床。
二、男性因素导致的不孕症病因
(一)精液异常
1.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或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是指精液中精子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其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克氏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7,XXY,表现为睾丸小、精子生成障碍)和后天性因素(如隐睾、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疾病等)。精索静脉曲张可使阴囊内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据统计,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约40%-60%存在精液异常。
弱精子症是指精子活力低下。引起弱精子症的原因有生殖道感染(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等),感染可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功能;精浆生化成分异常,如锌、镁等元素缺乏可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
无精子症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是由于输精管道梗阻,精子无法排出,常见原因有附睾炎后输精管梗阻、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等;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是由于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如睾丸发育不良、内分泌紊乱(如高泌乳素血症可抑制睾丸生精)等。
(二)精子运输障碍
1.输精管道梗阻
先天性输精管道梗阻,如输精管先天性缺如,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输精管道发育异常所致。后天性输精管道梗阻可由附睾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引起,炎症可导致输精管道粘连、堵塞。
(三)免疫因素
1.抗精子抗体
男性自身产生抗精子抗体,可导致精子凝集、制动,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生殖系统的损伤、感染等因素可使精子抗原暴露,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例如,附睾炎、睾丸炎等炎症性疾病可使精子抗原释放,刺激机体产生抗精子抗体。
三、男女双方共同因素导致的不孕症病因
(一)免疫因素
1.同种免疫
女性生殖道对精子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精子作为一种异体抗原,在女性生殖道内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凝集或制动精子,阻碍受精过程。据报道,不明原因不孕症中约10%-15%与免疫因素有关,其中部分是由于同种免疫导致。
(二)不明原因不孕症
1.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约10%-15%的不孕症患者经过详细检查后仍无法明确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潜在的免疫因素、卵子质量异常、精子-卵子相互作用异常等。目前对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研究仍在深入,可能涉及一些尚未被完全认识的分子机制或微环境因素的异常。例如,卵子的透明带异常可能影响精子的结合和受精,但目前的检查手段可能难以发现这些细微的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