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由内在因素(遗传、免疫异常、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和外在因素(环境、生活方式、化学物质、感染等)引起,需在皮肤护理(温和清洁、及时保湿、避免刺激)、生活环境(调节温湿度、减少过敏原接触)、饮食(记录回避诱发食物、均衡饮食)及特殊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方面注意相关事项来预防和护理湿疹。
一、引起湿疹的原因
(一)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比如父母患有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那么子女患湿疹的风险会增加。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与湿疹的易感性相关,遗传因素会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等,使得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发湿疹。
2.免疫异常:人体的免疫系统失调时容易引发湿疹。例如,Th1和Th2细胞失衡,Th2细胞主导的免疫反应过强时,会导致皮肤炎症反应,引发湿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湿疹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因为自身免疫紊乱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免疫状态。
3.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妊娠期、更年期等,体内的内分泌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诱发湿疹。代谢紊乱,如血糖异常等,也可能影响皮肤的代谢功能,进而增加湿疹的发生风险。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皮肤的营养供应和代谢调节受到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更容易出现湿疹样改变。
(二)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等环境变化都可能刺激皮肤。例如,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皮肤出汗较多,汗液会刺激皮肤,同时潮湿的环境有利于某些微生物滋生,容易引发皮肤炎症。而在干燥的环境中,皮肤的水分流失加快,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也容易诱发湿疹。
接触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当皮肤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湿疹发作。比如对尘螨过敏的人,在接触含有尘螨的灰尘、被褥等物品后,皮肤会出现红斑、瘙痒等湿疹症状。
2.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某些食物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湿疹。例如,海鲜、牛奶、鸡蛋、坚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一些人食用这些食物后,皮肤会出现湿疹样表现。此外,辛辣刺激性食物、高糖高脂食物等也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影响皮肤的状态,增加湿疹的发生风险。
皮肤护理不当:过度清洁皮肤,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沐浴露等,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发湿疹。另外,频繁搔抓皮肤也会损伤皮肤,破坏皮肤的防御机制,诱发或加重湿疹。
3.其他外在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化妆品、洗涤剂、橡胶制品等,也可能刺激皮肤引发湿疹。此外,一些感染因素,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也可能诱发湿疹,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会触发皮肤的炎症反应,导致湿疹的发生。
二、注意事项
(一)皮肤护理方面
1.清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或沐浴产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清洗皮肤,清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臀部等部位的清洁,便后及时清洗并保持干燥,减少尿液、粪便对皮肤的刺激。
2.保湿:洗完澡后应及时涂抹保湿剂,保持皮肤的水分。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类型的保湿产品,如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霜或乳液。对于干性皮肤的人群,需要更频繁地涂抹保湿剂,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或环境中。婴幼儿的皮肤更娇嫩,应选择婴幼儿专用的温和保湿产品,保持皮肤的水润状态,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
3.避免刺激: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的物质,如化纤类衣物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选择棉质等柔软舒适的衣物。减少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要谨慎选择护肤品,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试用,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二)生活环境方面
1.温度和湿度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2-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合适。可以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有湿疹的患者,尤其是婴幼儿,要注意避免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如从寒冷的室外突然进入温暖的室内等,以免刺激皮肤。
2.减少过敏原接触: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勤换被褥、窗帘等,使用防螨寝具。避免饲养宠物,如必须饲养,要定期给宠物清洁,减少宠物毛发皮屑的接触。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在外出时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减少花粉接触。
(三)饮食方面
1.饮食记录与回避: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找出可能诱发湿疹的食物并回避。例如,如果发现食用某种海鲜后湿疹加重,那么应避免再次食用该海鲜。对于婴幼儿,要注意观察其饮食与湿疹发作的关系,母乳喂养的母亲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食物。
2.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皮肤的新陈代谢。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的皮肤更加娇嫩,护理时要特别小心。选择婴幼儿专用的温和产品进行清洁和保湿。避免过度包裹婴幼儿,防止出汗过多刺激皮肤。如果婴幼儿出现湿疹,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避免自行使用成人的药物或不恰当的护理方法。
2.老年人:老年人的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等问题。在皮肤护理上要更加注重保湿。同时,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可能较多,在选择药物等治疗时要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湿疹情况和其他基础疾病情况。
3.孕妇:孕妇患湿疹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在治疗和护理上主要以保湿、避免刺激等非药物干预为主。如果湿疹症状较重,需要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心理调节,因为孕期的心理状态也可能影响湿疹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