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受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免疫因素等影响,男性不育与精液异常、生精器官异常、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相关,此外生活方式、年龄、环境等因素也会对不孕不育产生影响,如不良生活方式、年龄增长、化学物质及辐射暴露等均可能增加不孕不育风险。
一、女性不孕的形成因素
(一)排卵障碍
1.内分泌因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功能紊乱是常见原因。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常存在雄激素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生成素(FSH)比例失调等情况,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研究表明,PCOS患者中约70%存在排卵障碍,其内分泌紊乱会使卵泡无法成熟并排出。
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影响排卵,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通过反馈机制影响HPO轴,导致排卵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和排卵异常。
2.卵巢病变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如Turner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卵巢发育不良,无法正常产生卵子。
卵巢早衰,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卵泡耗竭或功能异常,导致排卵停止。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合并卵巢早衰)、医源性因素(如卵巢手术、化疗、放疗等)都可能引发卵巢早衰。
(二)输卵管因素
1.输卵管堵塞或粘连
盆腔炎是导致输卵管因素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盆腔炎多由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感染等引起,炎症可导致输卵管黏膜破坏、粘连,管腔堵塞,使精子和卵子无法相遇受精。例如,盆腔炎症急性期未得到规范治疗,转为慢性炎症后,易造成输卵管结构和功能的永久性损害。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会累及输卵管,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可种植在输卵管表面,引起输卵管粘连、扭曲,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和拾卵功能。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约50%存在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
(三)子宫因素
1.子宫畸形
先天性子宫畸形,如双子宫、纵隔子宫等,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纵隔子宫可使宫腔有效容积减小,干扰胚胎着床环境,从而增加不孕的风险。
2.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炎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炎症会改变子宫内膜的结构和生化环境,不利于胚胎着床。例如,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长期影响子宫内膜功能。
子宫内膜息肉可阻碍受精卵着床,息肉会占据宫腔内空间,干扰胚胎种植,且息肉局部的炎症环境也不利于受孕。
(四)免疫因素
1.自身免疫性不孕
女性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自身抗体。抗精子抗体可阻碍精子穿过宫颈黏液,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抗子宫内膜抗体则会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胚胎着床。例如,部分女性在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后,可能产生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相关自身抗体导致不孕。
二、男性不育的形成因素
(一)精液异常
1.少精、无精或弱精
精子生成障碍是常见原因,如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染色体异常,睾丸生精功能低下;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如农药、油漆等),会损害生精上皮,影响精子生成;长期高热、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也可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发育。
精子运输障碍,如附睾、输精管等部位的病变可导致精子排出受阻。附睾炎可引起附睾管堵塞,影响精子的储存和成熟;输精管结扎术后如果发生附睾淤积症,也会导致精子无法正常排出。
2.精液理化性质异常
精液不液化或液化时间过长,会影响精子的活动能力。正常情况下,精液射出后在前列腺分泌的液化酶作用下会逐渐液化,若液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精液就会不液化或液化时间延长,阻碍精子的运动,从而影响受孕。
(二)生精器官异常
1.睾丸病变
隐睾是常见的睾丸病变,睾丸未下降至阴囊而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等部位,由于腹腔内温度高于阴囊,影响精子的生成,导致不育。据统计,隐睾患者中约80%存在少精或无精情况。
睾丸炎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如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可导致睾丸萎缩,生精功能受损。
(三)免疫因素
1.抗精子抗体
男性自身产生抗精子抗体,抗精子抗体可抑制精子的活力,阻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例如,输精管结扎术后,精子外溢进入腹腔,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精子抗体;附睾炎、睾丸炎等生殖系统炎症也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
(四)内分泌因素
1.下丘脑-垂体-睾丸轴(HPT轴)功能紊乱
垂体病变可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如垂体肿瘤可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和雄激素的分泌。
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通过影响HPT轴导致男性不育,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反馈性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同时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睾丸生精功能和雄激素水平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也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影响生育。
三、其他因素
(一)生活方式因素
1.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挑食、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C等)、微量元素(如锌、硒等),会影响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精子、卵子的质量。例如,锌是精子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锌可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
过度饮酒可影响睾丸生精功能,酒精会抑制雄激素的合成,损害精子的生成和发育;长期大量吸烟会使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还会增加畸形精子的比例,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
2.长期高温环境
男性长期穿紧身裤、泡热水澡、蒸桑拿等,会使阴囊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存活。因为精子生成需要相对低于体温的环境,高温会干扰生精上皮的正常功能。
3.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HPO轴或HPT轴的功能,导致生殖激素分泌紊乱,影响排卵或精子生成,从而增加不孕不育的风险。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失调和排卵异常,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和精子质量下降。
(二)年龄因素
1.女性年龄
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35岁以后,女性不孕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为高龄女性的卵泡染色体异常率升高,卵子受精能力下降,胚胎着床率降低,流产率升高。
2.男性年龄
男性年龄增长也会影响生育能力,随着年龄增加,精子的质量逐渐下降,精子的活力、形态正常率降低,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研究显示,40岁以上男性的精子质量明显低于年轻男性,其配偶受孕时间可能延长,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等遗传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三)环境因素
1.化学物质暴露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铅、汞、苯等,可损害生殖系统。例如,铅会抑制精子的生成和运动能力;汞可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苯及其衍生物可导致骨髓抑制,影响精子的生成。
2.辐射暴露
长期接受大剂量的辐射,如职业性接触放射性物质(如放射科工作人员)、频繁进行X线检查等,会损伤生殖细胞的DNA,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增加不孕不育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