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异位性皮炎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心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儿童异位性皮炎的日常护理需注重皮肤保湿,选择无刺激的润肤剂每日多次涂抹,避免过度清洁或使用碱性肥皂。同时保持环境凉爽、湿度适宜,减少汗液刺激,并避免接触毛织物、尘螨等常见过敏原。
2、药物治疗
轻度皮炎可遵医嘱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短期控制炎症,中重度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强效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瘙痒明显时,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3、物理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皮炎,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治疗需严格把控剂量,避免皮肤灼伤,通常每周2-3次,需医生评估后实施。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皮炎与“湿热蕴肤”相关,常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如黄芩、地肤子)煎汤外洗或内服。针灸、推拿等疗法可辅助调节体质,但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5、心理治疗
长期瘙痒和皮肤外观改变可能导致儿童焦虑或自卑,家长需耐心疏导情绪,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必要时可寻求儿童心理医生帮助,改善心理状态对病情控制有积极作用。
若皮疹持续加重、影响睡眠或出现感染迹象(如渗液、结痂),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