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症状因个体和病因而异,皮肤巩膜黄染是最明显症状,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不同病因有不同伴随症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儿童及成人病理性黄疸有原发病表现,发现黄疸异常表现尤其是新生儿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治疗。
一、病理性黄疸的症状表现
(一)皮肤巩膜黄染
表现:病理性黄疸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皮肤和巩膜黄染,通常首先从面部开始,然后逐渐向躯干、四肢蔓延。足月儿一般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21μmol/L(12.9mg/dl)时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57μmol/L(15mg/dl)时会出现黄染。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新生儿时期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可能,因为新生儿的肝脏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黄疸。比如一些早产儿,由于其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更低,胆红素代谢能力更弱,所以黄疸出现更早且程度可能更重。
(二)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对于新生儿来说,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早期可能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肌张力减低等;病情进展可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发热、肌张力增高;若不及时治疗,后期可遗留手足徐动症、听力障碍、智力低下、眼球运动障碍等后遗症。这是因为胆红素能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日龄的新生儿血-脑屏障成熟度不同,日龄越小血-脑屏障越不完善,越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例如出生1周内的早产儿,血-脑屏障功能更差,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更高。
(三)其他伴随症状
表现:如果是溶血性黄疸,可能会伴有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比如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除了黄疸外,患儿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外周血血红蛋白可低于正常。而感染引起的病理性黄疸,患儿可能伴有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萎靡、拒奶等。对于不同病因导致的病理性黄疸,伴随症状有所差异。例如新生儿败血症引起的病理性黄疸,除了黄疸外,还会有感染的全身表现,如体温不稳定、呼吸急促等,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机体的一系列炎症反应。
二、不同人群病理性黄疸症状特点
(一)新生儿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一般出生后24小时内就可出现黄疸,而且黄疸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黄疸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15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消退,或黄疸退而复现。这是由于新生儿自身胆红素生成多,而肝功能不成熟,代谢胆红素能力差等原因导致。例如早产儿肝脏中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活性更低,所以黄疸持续时间相对更长。
(二)儿童及成人
儿童及成人出现病理性黄疸时,病因可能与新生儿有所不同,比如可能由肝炎、胆道梗阻等原因引起。症状上可能除了皮肤巩膜黄染外,还会有原发病的一些表现。例如胆道梗阻引起的病理性黄疸,患者可能伴有腹痛、陶土样大便等症状,这是因为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黄疸,同时影响了粪便中胆汁的含量,导致大便颜色变浅。而成人如果是肝炎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能会有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这与肝脏炎症导致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因个体情况和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一旦发现有黄疸相关异常表现,尤其是新生儿出现黄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