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梅核气中医治疗有中药内服辨证论治可选半夏厚朴汤等加减及用柴胡疏肝丸等中成药、针灸选廉泉等穴位及推拿成人揉按膻中等和儿童用特定手法;西医相关处理包括心理干预因与心理因素相关不同年龄人群干预方式不同及生活方式调整需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不同年龄充足作息和适当进行适合的有氧运动来改善症状。

一、中医治疗

(一)中药内服

1.辨证论治:梅核气多与肝脾不调相关,若属肝郁气滞型,可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减,该方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能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气机不畅状态;若属痰气郁结兼脾虚者,可选用四七汤合二陈汤加减,通过健脾理气、化痰解郁来改善症状。

2.中成药:柴胡疏肝丸可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梅核气,能疏肝理气、消胀止痛;半夏止咳糖浆对于痰湿内阻型梅核气有一定作用,可止咳祛痰、理气和中。不同年龄人群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用,因其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

(二)针灸推拿

1.针灸:可选取廉泉、天突、内关、太冲等穴位。廉泉穴属任脉,刺激该穴有利咽喉、化痰结作用;天突穴能宽胸理气、通利气道;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能疏肝理气。针刺时需注意针刺角度和深度,儿童因皮肤娇嫩、穴位浅薄,针刺操作更需轻柔精准,避免损伤。

2.推拿:对于成人可采用揉按胸部膻中穴、胁肋部等方法,膻中穴能理气宽胸,揉按胁肋部可疏肝理气,缓解气机不畅。儿童推拿则需遵循儿科推拿特定手法和力度,比如揉膻中穴时力度要适中,以患儿能耐受为准,通过推拿调节脏腑功能、畅通气机来改善梅核气症状。

二、西医相关处理

(一)心理干预

1.原因:梅核气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咽喉部异物感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心理特点不同,儿童可能因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出现情绪问题间接导致梅核气,成人则可能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受情绪影响,因女性情感细腻,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

2.干预方式:对于成人可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对于儿童,家长需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关注儿童心理变化,必要时可由专业儿童心理医生进行干预,采用游戏治疗等适合儿童的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从而改善梅核气相关症状。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易加重脾胃负担,助湿生痰,加重梅核气症状。不同年龄人群饮食有差异,儿童要避免食用过多零食、冷饮等,保持饮食规律,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食物;成人要注意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营养。

2.作息:保持充足睡眠,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维持正常的植物神经功能。不同年龄人群作息要求不同,儿童需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12-14小时,学龄儿童10-12小时;成人一般需7-8小时睡眠;老年人作息时间相对规律,也应保证充足休息。作息不规律会影响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利于梅核气的康复。

3.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促进气血流通、调节气机。儿童可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如慢跑、跳绳等,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放松心情;成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瑜伽等;老年人可选择慢走、打太极等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通过运动改善全身气血运行,缓解梅核气症状。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梅核气
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梅核气的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的患者常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如有痰在咽喉中,咽不下去,咳不出来,大多数人并不能咳嗽出痰,反而会经常清嗓。大多数梅核气的患者,常常爱生气,易怒,爱吃甜食,闻到异味后,可能会使咳嗽加重,或咽部异物感加重。梅核气是中医病名,中医认为是痰气互结于咽中造成的。
梅核气的五大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导致的,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又称为咽异感症或者咽部神经官能症,其五大临床表现主要是咽部有异物阻塞感、咳嗽不能缓解、吞咽不能下行、症状时有时无和不影响进食。
梅核气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啊?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主要表现为咽中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主要好发于女性,大部分因为心情不好,肝气运行气机不畅。造成气血痰饮在体内瘀滞,病理产物在咽喉部互结停聚,因此形成了以咽喉部好像有梅核阻塞、咳不出来、咽不下去的症状。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不完全是一种疾病。梅核气是中医的病证名,慢性咽炎是西医的病名。梅核气是以咽中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慢性咽炎是以咽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等部位的炎症,表现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等。根据有相同的症状,慢性咽炎是可以认为成梅核气的。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
慢性咽炎是梅核气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慢性咽炎,二者的症状虽然非常的相似,但是是起因不同的二种疾病。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的慢性炎症,病人往往有咽痛、咽干不适,恶心等表现,往往反复发作,耳鼻喉科检查可以发现咽部的充血水肿等,而梅核气是病人自我感觉的咽部阻塞感,和情绪有关,往往病人情绪低落时容易感觉异常,转移注意力后症状可以减轻。
关于梅核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多,可以用针灸治疗,如合谷、太冲、丰隆等穴位,按摩热敷颈部。在生活上注意防止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是过冷和过烫的食物,防止过度发音,特别是大喊大叫。另一方面可以口服清咽利喉的药物,也可使用含片和雾化吸入等方式使用抗炎的药物改善症状。
梅核气是什么症状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梅核气主要表现为咽喉部有各种不适感觉,比如烧灼感、咽部痒感,但并不会妨碍饮食。肠胃会有不适,比如肠胃蠕动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反酸、胃内有气往上顶。情绪方面会有变化,比如烦躁焦虑、恐惧、抑郁,如果症状严重还会表现为失眠。得了梅核气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调整好心态,如果症状较轻通常是可以自愈的。
梅核气是咽炎吗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咽炎。梅核气是中医术语,是咽喉神经官能症,表现症状有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咽喉部有异物感,治疗是以疏肝解瘀为主。咽炎是西医术语,是因为咽喉部位慢性炎症引起,治疗给予清咽利喉的咽喉片进行治疗,如银黄含化片、西瓜霜润喉片等。
梅核气病是什么意思
朱瑞先 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病是一种中医名词,也叫做癔球症或者是咽部神经官能症或者是慢性咽炎。患者大多数会有咽喉部明显的异物感,感觉有异物卡顿在嗓子眼,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有咽喉部的阻塞感,部分患者可能和情绪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
梅核气看病挂什么科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术语,可以看中医内科治疗。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等疾病,发病原因在中医认为是肝气淤滞所引起,一般给予疏肝解郁治疗,可以应用逍遥丸等进行加减。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情绪乐观、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精神压力过大等。
梅核气就是慢性咽炎吗
李越胜 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种中医名词,是感觉到咽喉部有梅核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是吃饭、喝水都很正常,而且吃饭、喝水时种堵塞的感觉反而减轻,也就是并没有其他周围组织的病变。一般是情志失调、肝气淤结导致,翻译成现在的语言也叫做神经管能症,也就是咽喉部神经官能症,也叫做慢性咽炎,所以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医叫梅核气是什么病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诊断为梅核气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咽炎。中医认为咽部不适、咽痒、咽干、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是由于长期心情不好、情绪刺激而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咽部粘膜水肿、滤泡增生而出现的咽部不适。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味中药治疗梅核气
曹晓菊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个中医的病名,它的特点是咽喉中如有梅核梗阻喉头,卡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不影响进食吞咽。这是一种病症,这个病发生多数和情绪有关系,情志不随肝气郁结,气与体内的痰湿互结,停聚这个部位所导致。通俗的讲就是是气结在这个地方,上下不通。因为它是无形之气,所以不影响吞咽,但是很难受。它的实质是一个咽部的异物感,疏肝理气化痰的中药都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