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阴萎缩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观察外阴皮肤黏膜情况、触诊感知皮肤厚度弹性等,实验室检查有激素水平检测包括雌激素及其他相关激素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选取可疑病变部位活检及观察表皮变薄等病理表现,影像学检查有B超观察皮下组织情况、MRI更清晰显示外阴组织层次结构来辅助判断外阴萎缩情况。
一、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外阴皮肤黏膜的颜色、质地、有无萎缩、变薄、皲裂、溃疡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可能表现不同,比如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出现外阴萎缩相关改变;而年轻女性若有特殊病史或内分泌异常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通过视诊可以初步判断外阴是否存在萎缩及萎缩的大致程度和表现形式。
2.触诊
触摸外阴皮肤的厚度、弹性等。了解皮肤是变硬还是变软,弹性是否降低等。例如,外阴萎缩时皮肤弹性通常会明显降低,通过触诊可以感知这种质地的变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不注意外阴清洁等可能影响外阴局部的健康状况,进而影响触诊的结果判断。
二、实验室检查
1.激素水平检测
雌激素水平测定:女性患者可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因为雌激素缺乏是导致外阴萎缩常见的原因之一。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正常雌激素水平范围不同。年轻女性雌激素水平有正常的生理波动,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通过检测雌激素水平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因激素缺乏引起的外阴萎缩情况。对于有内分泌疾病病史的女性,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其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外阴相关改变,需要重点检测雌激素等激素水平。
其他激素相关检测:有时还可能检测促性腺激素等其他相关激素,以全面评估内分泌状态对外阴萎缩的影响。
2.自身抗体检测
对于怀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外阴萎缩的患者,需要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外阴皮肤黏膜,导致外阴萎缩等表现。不同性别、年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不同,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可以辅助诊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外阴萎缩。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
1.活检方法
选取外阴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对于外阴萎缩的患者,需要在病变边缘等部位取材。取材时要注意避开溃疡、出血等明显病变区域,以保证取材的准确性。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卫生习惯不良可能导致局部感染等情况,在取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尽量选取最能反映病变情况的部位。
2.病理表现
组织病理学检查下,外阴萎缩时可见表皮变薄,棘层萎缩,真皮浅层胶原纤维硬化,皮下脂肪组织减少等改变。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病理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基本的病理特征是表皮-真皮结构的异常改变。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外阴萎缩的病理类型,区分是生理性萎缩还是病理性萎缩等情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例如,与老年生理性萎缩相比,某些病理性外阴萎缩可能有更特异的病理表现,通过病理检查可以准确鉴别。
四、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对于外阴萎缩的患者,B超检查可以观察外阴皮下组织等情况。通过B超可以了解皮下脂肪层的厚度等变化,辅助判断外阴萎缩的程度。不同年龄、性别的外阴皮下组织正常厚度不同,B超检查可以量化地显示这些组织的变化情况。对于一些肥胖或消瘦的患者,其皮下组织厚度本身有差异,在解读B超结果时需要结合这些因素综合判断外阴萎缩相关的组织改变。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外阴组织的层次结构。对于复杂的外阴萎缩情况,MRI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外阴皮肤、皮下组织等的病变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可能影响外阴组织的MRI表现,在进行MRI检查时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生活史等情况,以便更好地解读检查结果,判断外阴萎缩的具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