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常见原因有肌肉骨骼系统问题(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脊柱外伤)、内脏器官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盂肾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系统问题(腰椎管狭窄症);腰痛需检查体格检查(腰部外观、压痛叩击痛、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HLA-B27等)。
一、腰痛的常见原因
1.肌肉骨骼系统问题
腰肌劳损: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过度劳累等可致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多见于长期从事伏案工作者、体力劳动者等。研究显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使腰部肌肉持续紧张,代谢产物堆积,引发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损伤等因素致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常见于青壮年,与职业(如重体力劳动、长期弯腰工作)、外伤等有关。数据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从事重体力劳动人群占比较高。
腰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增长,腰椎发生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形成,刺激周围组织引起腰痛,中老年人多见,女性绝经后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加快,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脊柱外伤:急性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腰椎骨折、脱位等,有明确外伤史,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意外摔伤等,成年人多因意外事故。
2.内脏器官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肾盂肾炎:细菌感染引起肾盂、肾实质炎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与女性尿道短、直,易逆行感染有关,可出现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引起腰痛,疼痛多较剧烈,呈绞痛样,可向下腹部、会阴部放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与饮水少、尿液浓缩等因素有关。
妇科疾病:
盆腔炎:女性盆腔内器官炎症,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等炎症,已婚女性多见,可出现下腹部坠胀、腰痛等症状,与性生活不卫生、宫腔操作等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可引起腰痛,且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多见于育龄期女性。
3.神经系统问题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神经根管等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中老年人多见,主要表现为腰痛伴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麻木,需休息后缓解。
二、腰痛需要检查的项目
1.体格检查
腰部外观检查:观察腰部有无畸形、红肿、皮疹等,如脊柱侧弯、腰椎后凸等畸形情况。
腰部压痛、叩击痛检查:确定疼痛部位及有无深部压痛、叩击痛,有助于判断病变位置,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相应椎间隙可有压痛。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力、感觉、反射检查等,了解有无神经受损情况,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膝反射或跟腱反射异常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观察腰椎的形态、结构,如有无骨质增生、腰椎滑脱、骨折等情况,是初步筛查腰椎病变的常用方法,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各年龄段。
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腰椎骨质结构、椎间盘情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诊断价值高,可发现细微的骨质改变和椎间盘突出程度,中老年人及有相关症状者可选择。
MRI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脊髓、神经根、椎间盘等情况,能更早发现椎间盘退变、脊髓受压等病变,尤其适合神经系统相关腰痛疾病的诊断,一般无年龄绝对禁忌,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谨慎。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有无感染情况,如肾盂肾炎患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尿常规:检查有无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如肾结石、肾盂肾炎患者尿常规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异常等。
血沉、C-反应蛋白:可协助判断有无炎症反应,如强直性脊柱炎等炎性脊柱病患者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可升高。
类风湿因子、HLA-B27等:对于怀疑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腰痛,可进行相关自身抗体及基因检测,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