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检查包括影像学、实验室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初步筛查但早期敏感性有限,CT能更清晰显示内部结构,MRI是早期诊断最敏感方法;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辅助排除其他情况,血沉和C-反应蛋白可反映炎症反应;体格检查通过髋关节活动度和压痛检查初步了解功能状态和定位病变部位,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有相应特点。
一、影像学检查
(一)X线检查
1.意义与表现:X线是股骨头坏死初步筛查常用方法,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病情进展可见股骨头密度改变、骨小梁结构紊乱、囊性变、塌陷等。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如早期可能仅有少量骨质疏松等表现,中晚期能清晰显示股骨头形态、关节间隙等变化情况,可初步判断股骨头坏死的大致分期,但对早期病变敏感性相对有限。对于儿童患者,X线检查需考虑其骨骼发育特点,观察股骨头骨骺是否有异常改变等情况。
(二)CT检查
1.意义与优势:CT检查比X线更能清晰显示股骨头内部结构,能更早发现微小病变,对于X线难以察觉的早期股骨头坏死,CT可发现骨小梁断裂、小的囊性变等。能更准确地判断股骨头坏死的范围、程度以及是否存在骨质塌陷等情况,尤其是对股骨头坏死早期骨小梁改变的显示更为敏感,能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更精确的信息。在不同年龄人群中,CT检查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类似,但儿童进行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1.意义与早期诊断价值:MRI是目前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最敏感的方法。在股骨头坏死早期,骨髓出现水肿、缺血等改变时,MRI就能较早地检测到异常信号。它可以从多个层面清晰显示股骨头内部的病变情况,包括骨髓的信号变化、是否存在坏死灶等,对于判断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都有重要作用,儿童进行MRI检查时无需注射对比剂等特殊处理相对简单,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操作。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1.意义:一般情况下股骨头坏死患者血常规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但在合并感染等情况时,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表现。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排除一些感染性疾病等可能与股骨头坏死相关的其他情况,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的正常参考范围有所差异,儿童的血常规正常范围与成年人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相应的正常参考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二)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
1.意义: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反映炎症反应的指标。在股骨头坏死合并炎症反应时,血沉可能会增快,C-反应蛋白也可能会升高。但它们的特异性不高,很多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所以主要是作为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相关情况的指标,对于股骨头坏死本身的诊断不是特异性的,但能帮助医生综合评估病情。不同年龄人群的血沉和C-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正常范围与成年人有别,需要结合儿童的情况进行分析。
三、体格检查
(一)髋关节活动度检查
1.方法与意义:医生会检查患者髋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活动范围。股骨头坏死患者可能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在病情中晚期,活动度会明显下降。通过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可以初步了解髋关节的功能状态,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儿童进行髋关节活动度检查时要考虑其配合程度,医生需要耐心操作,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检查,比如利用儿童的兴趣引导等方式来准确评估髋关节活动情况。
(二)髋关节压痛检查
1.方法与意义:医生会按压髋关节周围的不同部位,如腹股沟中点、大转子等部位,检查是否有压痛。股骨头坏死患者在病变区域可能会出现明显压痛,通过压痛检查可以帮助定位病变部位,辅助诊断股骨头坏死。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要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引起儿童不必要的痛苦和紧张,根据儿童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压痛以及压痛的程度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