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左下腹部疼痛可能由妇科疾病、肠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引起。妇科疾病如左侧输卵管炎、输卵管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黄体破裂、盆腔炎性疾病等;肠道疾病如乙状结肠炎、乙状结肠肿瘤、直肠炎、直肠肿瘤等;泌尿系统疾病如左侧输尿管结石、左侧肾盂肾炎等。需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多项检查综合判断,不同病因处理方式不同,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左侧输卵管疾病:
输卵管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性生活活跃的年轻女性易患,炎症刺激可导致左下腹部疼痛,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性传播感染是输卵管炎的重要诱因,不洁性生活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输卵管妊娠(宫外孕):受精卵在左侧输卵管着床发育所致。多见于有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情况的女性。典型症状为停经后左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随后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若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会出现左下腹部撕裂样剧痛,伴有头晕、乏力甚至休克,对育龄期有性生活且月经推迟的女性需高度警惕。
左侧卵巢疾病:
卵巢囊肿蒂扭转:常见于中等大小、蒂较长且活动度好的卵巢囊肿患者,体位突然改变或妊娠期、产褥期子宫位置改变时易诱发。表现为左下腹部突发剧烈疼痛,常伴恶心、呕吐,妇科检查可触及压痛明显的肿块。
卵巢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中期后的黄体期,常因腹部受到撞击、剧烈运动、性生活等引起。表现为左下腹部突然疼痛,程度不一,部分可有阴道少量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多见于有卵巢黄体形成的女性。
盆腔炎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多由经期卫生不良、不洁性生活等引起。炎症累及左侧附件时可导致左下腹部疼痛,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紊乱等症状,慢性盆腔炎还可能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肠道疾病:
乙状结肠疾病:
乙状结肠炎:可由感染、免疫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引起。常见症状为左下腹部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可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乙状结肠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生长,可出现左下腹部隐痛、腹胀,伴有大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变细等,晚期可出现便血、腹部肿块、贫血、消瘦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左侧直肠疾病:
直肠炎:感染、放疗、炎症性肠病等均可引起。左下腹部疼痛,伴有直肠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可出现黏液便、脓血便等,急性直肠炎还可能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直肠肿瘤:左侧直肠癌较为常见,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左下腹部隐痛、便意频繁、大便表面带血或黏液,晚期可出现肠梗阻、消瘦、乏力等表现,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有结直肠息肉病史、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
泌尿系统疾病:
左侧输尿管结石:多由肾结石下降至输尿管引起,常见于男性,但女性也可发病。疼痛多为突发性剧烈绞痛,向会阴部放射,左下腹部疼痛较为明显,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超声或CT检查可发现输尿管结石影。
左侧肾盂肾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容易发生上行感染。主要表现为左下腹部疼痛,可伴有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细菌等,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升高。
对于女性左下腹部疼痛,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月经史、性生活史、既往疾病史等,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进行综合判断。不同病因的处理方式不同,妇科疾病可能需要妇科专科治疗,肠道疾病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则需针对结石或炎症等进行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出现左下腹部疼痛需格外谨慎,要考虑妊娠相关疾病的可能,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保障母婴健康;老年女性则需注意排查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