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炎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如下生殖道的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其他病原体上行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消毒不严或操作不当致感染、性活动相关的性活跃期、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其他因素如经期卫生不良、产后或流产后感染等。
一、感染因素
下生殖道感染:
淋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主要感染子宫颈管、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等。女性宫颈柱状上皮外翻,宫颈管内的黏液栓容易成为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侵入的门户。例如,有不洁性生活史的女性,感染淋病奈瑟菌的风险增加,病原体可沿黏膜上行蔓延,引发盆腔炎。
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途径与淋病奈瑟菌类似,也常累及宫颈,然后向上蔓延导致盆腔炎症。沙眼衣原体感染在年轻性活跃的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
其他病原体:如厌氧菌、需氧菌等,可由阴道菌群上行感染所致。正常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定植,形成阴道微生态平衡,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阴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时,这些病原体可趁机上行感染盆腔。例如,女性经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卫生巾等,都可能导致阴道内病原体侵入盆腔引发炎症。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刮宫术:如人工流产刮宫术、诊断性刮宫等。手术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或手术适应症掌握不当,病原体容易带入宫腔内引起感染。例如,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患者在手术前有阴道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都可能在手术操作时将病原体带入宫腔,进而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炎。
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这些宫腔内操作也可能由于操作不当或消毒不严导致盆腔感染。例如,输卵管通液术时,如果注入液体的压力过高、速度过快等,可能导致输卵管黏膜受损,从而使病原体容易侵入并引起盆腔炎症。
二、性活动相关因素
年龄:盆腔炎性疾病多见于性活跃期女性,尤其是15-25岁的女性。这是因为此阶段女性的生殖道相对较脆弱,且性活动较频繁,容易发生感染。例如,青春期女性的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宫颈局部抵抗力相对较低,若有不洁性行为等,更易感染病原体引发盆腔炎。
多个性伴侣:性伴侣越多,感染盆腔炎的风险越高。因为多个性伴侣会增加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机会,而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是导致盆腔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的概率大幅增加,进而引发盆腔炎。
性交过频:性交过频会使女性生殖系统频繁处于充血状态,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病原体侵入。例如,短时间内频繁性交的女性,阴道内环境容易被破坏,病原体更容易定植并上行感染盆腔。
三、与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相关因素(重复强调)
除了上述提到的宫腔内手术操作本身的因素外,术后患者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也会增加感染风险。例如,术后过早恢复性生活,或者不注意外阴清洁等,都可能导致病原体侵入盆腔引发炎症。另外,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也有影响,如本身有贫血、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术后感染盆腔炎的可能性更高,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抵抗力,使身体更难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四、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阑尾炎:阑尾与女性生殖器官相邻,阑尾炎症可直接蔓延至右侧盆腔,引起右侧输卵管炎、卵巢炎等。例如,急性阑尾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淋巴管蔓延至盆腔,导致盆腔炎。
腹膜炎:盆腔腹膜炎多继发于其他腹腔脏器的炎症,如胃溃疡穿孔、结肠穿孔等,炎症可通过直接扩散累及盆腔器官。例如,胃溃疡穿孔后,胃肠道内容物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炎症可逐渐蔓延至盆腔,导致盆腔内器官感染发炎。
五、其他因素
经期卫生不良:女性在月经期间,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如果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卫生纸,或进行盆浴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宫腔引起感染。例如,月经期间性生活,会使细菌更容易逆行感染,引发盆腔炎。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产后女性身体较为虚弱,宫颈口尚未完全关闭,如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宫腔引发感染;流产后女性的阴道流血时间较长,宫颈口松弛,同样为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产后过早恢复性生活的女性,感染盆腔炎的风险明显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