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梅核气以咽部异物感等为主要表现多与情志不遂等相关可通过情志调节(不同年龄性别及特定生活方式人群分别注意相应情志调整)、饮食调理(宜食疏肝理气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中医传统疗法(针灸选廉泉等穴推拿放松颈部肌肉)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孕妇情志饮食需谨慎老年人情志饮食及中医疗法要考虑耐受性)来应对。

一、认识梅核气

梅核气是一种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等因素相关。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情志调节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

儿童若因家庭氛围等因素可能间接导致梅核气相关表现,家长应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多陪伴儿童,通过游戏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少因情绪问题引发的咽部异物感相关表现。

成年人则需注重自身情绪管理,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比如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冥想,专注于呼吸,让身心放松,利于改善肝气郁结的状态。

对于不同性别:

女性可能因情感等因素更易出现梅核气相关症状,要学会倾诉,与家人、朋友交流内心感受,释放不良情绪;男性也需关注自身情绪,避免因工作等压力导致肝气不舒,可通过运动等方式宣泄情绪。

对于有特定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者应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气血调和,改善咽部不适。比如每天尽量在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人群,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工作间隙可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等放松身体。

(二)饮食调理

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佛手、玫瑰花、山楂等制成的食疗方。佛手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可将佛手切丝后与粳米煮粥,每日食用,有助于缓解梅核气相关症状。玫瑰花有理气解郁的作用,可适量用玫瑰花泡茶饮用,但要注意避免饮用过浓的茶,以免刺激咽部。山楂能消食化积,同时也有一定的行气作用,可在饭后适当食用山楂制品。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易加重咽部不适及肝气郁结的状态。比如过多食用辣椒可能会刺激咽部黏膜,加重异物感的主观感受。

三、中医传统疗法

(一)针灸推拿

针灸:可选取廉泉、天突、内关、太冲等穴位。廉泉穴位于颈部,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针刺廉泉穴有利咽喉、开音的作用;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针刺天突穴能宽胸理气、通利气道,缓解咽部异物感。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针刺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针刺太冲穴能疏肝理气。针刺时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取穴。

推拿:对于颈部及肩部进行适当推拿,可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局部气血流通。比如用揉法在颈部两侧肌肉处进行操作,从风池穴至肩井穴方向揉按,每次揉按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1-2次。但推拿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损伤颈部组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梅核气相关表现时,非药物干预是首要选择,如上述的情志调节中家长的积极干预,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且避免刺激性食物。由于儿童对针灸推拿等有一定耐受性限制,非必要不首先考虑针灸推拿等有一定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应优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等非药物手段改善。

(二)孕妇

孕妇出现梅核气时,情志调节尤为重要,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家人需给予更多关心和陪伴。饮食上要谨慎选择,避免食用可能影响胎儿的食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食疗方式,如简单的玫瑰花茶等,但需注意用量和饮用频率,因为孕妇体质特殊,任何干预措施都需谨慎,尽量先从非药物的生活方式调整入手。

(三)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梅核气时,情志调节方面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多与老年人交流,了解其内心需求。饮食上要易于消化,可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疏肝理气食物,如山药、莲子等制成的粥品。在中医传统疗法方面,针灸推拿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推拿力度不宜过大,针灸穴位的选择和操作要更加精准和轻柔,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操作。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梅核气
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梅核气的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的患者常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如有痰在咽喉中,咽不下去,咳不出来,大多数人并不能咳嗽出痰,反而会经常清嗓。大多数梅核气的患者,常常爱生气,易怒,爱吃甜食,闻到异味后,可能会使咳嗽加重,或咽部异物感加重。梅核气是中医病名,中医认为是痰气互结于咽中造成的。
梅核气的五大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导致的,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又称为咽异感症或者咽部神经官能症,其五大临床表现主要是咽部有异物阻塞感、咳嗽不能缓解、吞咽不能下行、症状时有时无和不影响进食。
梅核气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啊?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主要表现为咽中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主要好发于女性,大部分因为心情不好,肝气运行气机不畅。造成气血痰饮在体内瘀滞,病理产物在咽喉部互结停聚,因此形成了以咽喉部好像有梅核阻塞、咳不出来、咽不下去的症状。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不完全是一种疾病。梅核气是中医的病证名,慢性咽炎是西医的病名。梅核气是以咽中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慢性咽炎是以咽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等部位的炎症,表现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等。根据有相同的症状,慢性咽炎是可以认为成梅核气的。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
慢性咽炎是梅核气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慢性咽炎,二者的症状虽然非常的相似,但是是起因不同的二种疾病。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的慢性炎症,病人往往有咽痛、咽干不适,恶心等表现,往往反复发作,耳鼻喉科检查可以发现咽部的充血水肿等,而梅核气是病人自我感觉的咽部阻塞感,和情绪有关,往往病人情绪低落时容易感觉异常,转移注意力后症状可以减轻。
关于梅核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多,可以用针灸治疗,如合谷、太冲、丰隆等穴位,按摩热敷颈部。在生活上注意防止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是过冷和过烫的食物,防止过度发音,特别是大喊大叫。另一方面可以口服清咽利喉的药物,也可使用含片和雾化吸入等方式使用抗炎的药物改善症状。
梅核气是什么症状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梅核气主要表现为咽喉部有各种不适感觉,比如烧灼感、咽部痒感,但并不会妨碍饮食。肠胃会有不适,比如肠胃蠕动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反酸、胃内有气往上顶。情绪方面会有变化,比如烦躁焦虑、恐惧、抑郁,如果症状严重还会表现为失眠。得了梅核气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调整好心态,如果症状较轻通常是可以自愈的。
梅核气是咽炎吗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咽炎。梅核气是中医术语,是咽喉神经官能症,表现症状有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咽喉部有异物感,治疗是以疏肝解瘀为主。咽炎是西医术语,是因为咽喉部位慢性炎症引起,治疗给予清咽利喉的咽喉片进行治疗,如银黄含化片、西瓜霜润喉片等。
梅核气病是什么意思
朱瑞先 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病是一种中医名词,也叫做癔球症或者是咽部神经官能症或者是慢性咽炎。患者大多数会有咽喉部明显的异物感,感觉有异物卡顿在嗓子眼,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有咽喉部的阻塞感,部分患者可能和情绪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
梅核气看病挂什么科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术语,可以看中医内科治疗。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等疾病,发病原因在中医认为是肝气淤滞所引起,一般给予疏肝解郁治疗,可以应用逍遥丸等进行加减。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情绪乐观、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精神压力过大等。
梅核气就是慢性咽炎吗
李越胜 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种中医名词,是感觉到咽喉部有梅核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是吃饭、喝水都很正常,而且吃饭、喝水时种堵塞的感觉反而减轻,也就是并没有其他周围组织的病变。一般是情志失调、肝气淤结导致,翻译成现在的语言也叫做神经管能症,也就是咽喉部神经官能症,也叫做慢性咽炎,所以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医叫梅核气是什么病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诊断为梅核气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咽炎。中医认为咽部不适、咽痒、咽干、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是由于长期心情不好、情绪刺激而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咽部粘膜水肿、滤泡增生而出现的咽部不适。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味中药治疗梅核气
曹晓菊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个中医的病名,它的特点是咽喉中如有梅核梗阻喉头,卡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不影响进食吞咽。这是一种病症,这个病发生多数和情绪有关系,情志不随肝气郁结,气与体内的痰湿互结,停聚这个部位所导致。通俗的讲就是是气结在这个地方,上下不通。因为它是无形之气,所以不影响吞咽,但是很难受。它的实质是一个咽部的异物感,疏肝理气化痰的中药都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