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有多种症状和体征,包括外阴肿块或结节(可于外阴任何部位出现,大小、形状、质地各异且可能逐渐增大)、外阴瘙痒(程度轻重不一,持续或间断,抗炎止痒对症治疗不佳需排查外阴癌)、外阴溃疡(经久不愈、边缘不整齐、底部有污秽渗出物等,常规抗感染治疗难改善)、外阴皮肤改变(颜色如变白、暗红等,质地粗糙、增厚、变硬等)、疼痛(随病情进展出现,性质和程度因人而异)、出血(有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等,量可多可少),不同人群表现无本质差异,老年女性及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需更关注,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发生情况:是外阴癌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可发现外阴部位有肿块或结节,可发生于外阴的任何部位,如大阴唇、小阴唇、阴蒂等部位。
特点:肿块的大小、形状各异,有的可能较小,如黄豆大小,有的则可能较大,直径可达数厘米甚至更大。肿块质地也有所不同,有的较硬,有的相对偏软。部分患者的肿块可能会逐渐增大,生长速度因个体差异和肿瘤的病理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对于有外阴肿块或结节的情况,尤其是长期不消退、逐渐增大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的,需要高度警惕外阴癌的可能。
外阴瘙痒
发生情况:很多外阴癌患者会出现外阴瘙痒的症状,瘙痒程度轻重不一。
特点:有的患者瘙痒较为轻微,仅偶尔有瘙痒感;而有的患者瘙痒非常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外阴瘙痒可能是持续存在的,也可能是间断发作。需要注意的是,外阴瘙痒并非外阴癌所特有,一些外阴的良性病变,如外阴湿疹、外阴炎等也可能引起外阴瘙痒,但如果外阴瘙痒持续不缓解,经过一般的抗炎、止痒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时,就需要进一步排查外阴癌的可能。
外阴溃疡
发生情况:部分外阴癌患者会出现外阴溃疡。
特点:溃疡可表现为经久不愈,溃疡的边缘不整齐,有的可能呈隆起状,底部可能有污秽的渗出物等。溃疡周围的皮肤可能伴有红肿等炎症表现。外阴溃疡可能会引起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排尿、性交等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一些其他原因引起的外阴溃疡,如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溃疡,经过抗感染等治疗后可能会逐渐愈合,但如果是外阴癌引起的溃疡,往往难以通过常规的抗感染等治疗得到有效改善。
外阴皮肤改变
颜色改变:外阴皮肤可能出现颜色的变化,如原本正常的外阴皮肤可能变为白色、暗红色等异常颜色。例如,有的患者外阴皮肤出现白斑样改变,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差异明显。
质地改变:皮肤质地也可能发生变化,变得粗糙、增厚,有的可能出现皮肤变硬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浸润等原因导致外阴皮肤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同患者的皮肤改变程度可能不同,一些患者可能只是局部轻微的皮肤改变,而有的患者可能皮肤改变较为明显。
疼痛
发生情况:随着病情的进展,外阴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症状。
特点:疼痛的原因主要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神经等有关。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隐痛、胀痛、刺痛等。疼痛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轻,尚能忍受,而有的患者疼痛非常剧烈,难以忍受。疼痛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如在肿瘤生长过程中逐渐出现疼痛,或者在肿瘤侵犯到神经等结构时突然出现较剧烈的疼痛。对于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但无论何种情况,疼痛都是外阴癌进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出现的重要体征之一。
出血
发生情况:部分外阴癌患者会出现外阴出血的情况。
特点:出血可以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在性交后、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出血;也可以是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包括绝经后女性出现的阴道流血等。出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出血时可能仅表现为白带中带有血丝,而出血量较多时则可能表现为明显的阴道流血。如果肿瘤侵犯到较大的血管,还可能导致较大量的出血,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外阴癌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在表现上没有本质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女性相对更需要关注外阴部位的异常变化,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免疫力等可能有所下降,外阴癌的发生风险可能相对增加。而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有多个性伴侣等情况的人群,发生外阴癌的风险可能更高,更应密切留意外阴的症状和体征。如果发现外阴有上述任何异常表现,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