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症状及表现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病理性黄疸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病理性黄疸具出现早、程度重、持续久、退而复现等特点,新生儿期早产儿黄疸更早更重且易致胆红素脑病,足月儿溶血性黄疸可伴贫血肝脾大,婴幼儿及儿童期少见但可由肝炎综合征等引起,有皮肤黏膜黄染及神经、消化等伴随症状,早产儿、低体重儿、有基础疾病儿童患病理性黄疸需特殊关注及处理。

一、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要点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而病理性黄疸具有以下特点:出现时间较早,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黄疸持续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一)不同年龄阶段病理性黄疸表现差异

1.新生儿期

早产儿发生病理性黄疸时,由于其肝肾功能发育更不完善,黄疸出现更早且程度可能更重。例如,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一定数值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更高。胆红素脑病早期可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继而出现激惹、肌张力增高、抽搐等。

足月儿病理性黄疸除了上述黄疸程度、持续时间等特点外,若为溶血性黄疸,可能伴有贫血、肝脾肿大等表现,如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母亲多为O型血,胎儿为A型或B型血,患儿除黄疸外,外周血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增高。

2.婴幼儿及儿童期

婴幼儿及儿童期病理性黄疸相对较少见,但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肝炎综合征,患儿除黄疸外,可能伴有食欲减退、乏力等表现,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等异常,多有病毒感染病史或接触相关传染源史。

二、病理性黄疸的具体症状表现

(一)皮肤黏膜黄染

这是最明显的表现,首先出现巩膜黄染,然后逐渐发展到面部、躯干、四肢等部位的皮肤黄染。黄疸程度不同,皮肤黄染的色泽也有差异,轻度黄疸时皮肤呈浅黄色,主要局限在面部及躯干部;中度黄疸时皮肤呈金黄色,累及四肢;重度黄疸时皮肤呈橘黄色,甚至伴有皮肤瘙痒。

(二)伴随症状

1.神经系统症状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尤其是胆红素脑病早期,可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发热等症状。这是因为过高的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婴幼儿及儿童期病理性黄疸若由神经系统疾病导致黄疸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出现运动障碍、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例如先天性胆道闭锁合并肝功能损害及胆汁淤积时,可能影响神经发育相关的代谢等过程。

2.消化系统症状

若病理性黄疸是由肝胆系统疾病引起,如肝炎、胆道梗阻等,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胆道梗阻时,由于胆汁排泄受阻,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患儿可能出现腹胀、脂肪泻等表现,粪便颜色变浅,甚至呈白陶土色。

溶血性黄疸时,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的胆红素增加,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同时溶血可能导致骨髓造血代偿性增生,患儿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这是因为骨髓外造血活跃,肝脾作为造血器官会代偿性增大。

三、特殊人群病理性黄疸表现及注意事项

(一)早产儿

早产儿发生病理性黄疸时需格外关注,因为其血-脑屏障发育更不完善,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早产儿黄疸出现时间可能更早,程度可能更重,且由于其肝酶系统更不成熟,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更差。在护理早产儿病理性黄疸时,要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加强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注意保暖,因为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寒冷可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加重黄疸。

(二)低体重儿

低体重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风险也较高,其各器官功能更不成熟,对黄疸的耐受能力更差。在观察低体重儿病理性黄疸时,除了黄疸表现外,要注意其喂养情况,因为低体重儿喂养困难可能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要保证低体重儿的营养供给,以促进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三)有基础疾病的儿童

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若出现病理性黄疸,可能因为心功能不全影响全身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胆红素的转运和代谢。此时要综合考虑心脏疾病和黄疸的相互影响,在治疗黄疸的同时,要注意心脏功能的维护,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又如患有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儿童,如半乳糖血症,除了黄疸表现外,还会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表现,在诊断和处理病理性黄疸时,要同时考虑遗传性代谢疾病对机体多系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综合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黄疸
黄疸是一种体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胰腺炎会转成慢性胰腺炎吗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胰腺炎一般不会转成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损害胰腺的因素作用胰腺造成的胰腺急性损伤表现。  而慢性胰腺炎主要是致病因素长时间作用胰腺引起的胰腺慢性损伤,造成胰腺慢性纤维化、钙化以及胰管扩张、胰管结石最后直至胰腺慢性萎缩。  虽然急性胰腺炎不会转化。但是慢性的胰腺炎有可能急性发作或反复
急性胰腺炎能根治吗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较多,部分患者会危及生命。如果是饮酒造成的胰腺炎,则建议患者戒酒。高脂血症胰腺炎,建议患者进行降血脂治疗。多数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后,都可恢复。但是如果属于重症胰腺炎,则部分患者会危及生命。  急性胰腺炎在急性期阶段,如症状较轻微,则往往通过治疗后,患者很快就可以恢复。  如果是重
急性胰腺炎会产生哪些严重后果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局部可以引起大量渗出,如果有坏死、感染,往往形成脓肿,释放大量炎性介质,经过血液可能造成多脏器功能的损害,出现胰岛功能不全。  急性胰腺炎我们知道胰腺它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它主要是分泌消化液来消化食物的,如果说它发生炎症以后,它会造成自我组织的一个消化。  首先它在局部可以引起这个大量的渗出,
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炎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或胆管中存在结石,结石到胆管开口的地方,造成梗阻,会发生胰腺炎,长期大量饮酒发生胰腺炎几率较高,高血脂也会诱发胰腺炎。  我们知道急性胰腺炎是一个常见的急腹症,在很多人群当中可能处于一种高发,那什么人群容易出现发生胰腺炎。  首先我们中国人最常见的急性胰腺炎主要是见于胆源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
急性胰腺炎如何治疗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胰腺炎如果是轻症型的,一般嘱患者禁食,部分患者可以给予胃肠减压,同时可以给予抗炎、补液、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重症胰腺炎,除了上述的治疗以外,需要多科的参与,共同救治。  急性胰腺炎临床上主要分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  轻症型的胰腺炎一般嘱患者禁食,部分患者可以给予胃肠减压,同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症状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第一,上腹部疼痛。第二,会伴随着腹痛、腹胀。第三,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第四,还可以出现发热的表现。  急性胰腺炎临床最主要的症状有下面几个:第一,上腹部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的疼痛,患者通常难以忍受,疼痛性质为绞痛、胀痛、钝痛以及向后腰背部放射是主要特点。  第二,患者多
符合哪两个条件即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淀粉酶三倍以上增加,考虑患者是否合并有胰腺炎,如果有腹痛,影像学支持,当中任何两条符合,就可以诊断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我们最主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那因为上腹部疼痛患者来就医,那这个我们发现上腹部疼痛以后,那我们要考虑患者是否有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我们知道胰腺它是重要的分泌消化液的器
暴饮暴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吗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胰腺炎往往跟患者不当饮食有关系,暴饮暴食会增加胰腺的负担,饮酒会造成胰腺的水肿,暴饮暴食的同时,可能会进食一些高脂餐的食物,会造成血当中的血脂水平增加,高血脂也会诱发胰腺炎。  我们知道急性胰腺炎往往跟患者不当饮食有关系,胰腺炎又称假日病,往往在这个节假日的时候,是胰腺的高发阶段。  为什么
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往往通过影像学发现患者有胆管结石的存在,但是患者并没有症状,或者表现为轻微的上腹部的隐痛症。  肝内胆管结石它的症状往往可能不典型,往往我们通过可能影像学发现这个患者有胆管结石的存在,但是患者并没有症状。  那就是一般在早期阶段,或者是说间歇期的时候,往往没有炎症,
引起肝内胆管结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肝内胆管结石常见原因是胆汁的排泌障碍,可能跟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有关系,还可能跟先天的胆管扩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系。  引起肝内胆管结石的常见原因也是胆汁的排泌障碍,由于胆汁的炎症造成胆管的狭窄,造成胆管远端胆汁不能排出来以后,胆汁淤阻在里面,就容易形成结石,这种原因可能是跟细菌感染,那
肝内胆管结石不及时治疗会有哪些危害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结石长时间造成局部胆汁排泌不畅,会引起局部的肝叶萎缩,如在比较大的分支,结石较大,可能造成胆管的梗阻,患者会出现胆管炎、肝脓肿的表现,如果分布比较广,会引起胆汁性的肝硬化的发生。  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症状主要与结石的部位,大小,分布范围以及病程的长度有关系。  如果是结石比较小,分布在比较小的分
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特殊类型,胆汁分泌主要是从肝脏分泌,通过各级分支胆管汇合到胆总管,把胆汁排入到肠腔。如果结石发生于分支部分即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特殊类型,胆汁分泌主要是从肝脏分泌,通过各级分支胆管汇合到胆总管,把胆汁排入到肠腔。  胆管结构就像大树,肝内胆管部分就像
诊断胆结石需要做哪些检查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诊断胆结石,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段就是B超检查,可以发现胆囊的结石大小、多少,以及胆囊的功能,进一步的检查包括CT、磁共振。  诊断胆结石我们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段就是B超检查,B超对胆囊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手段,对胆囊诊断率是达到90%以上,可以发现胆囊的结石大小、多少,以及胆囊的功能,胆囊有没有增厚、萎
如何区分胃痛和胆结石引起的疼痛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的疼痛区域主要位于右上腹以及中上腹,胃的疼痛主要位于左上腹。胆囊的疼痛比较剧烈,往往是吃进食高脂餐以后疼痛,而胃的疼痛主要是隐隐的疼痛,可以餐前,也可以餐后。  我们临床上就是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者胃炎都可以引起上腹部的疼痛,我们去如何去区分这个是胆囊引起的疼痛,还是胃引起的疼痛。  我们知道解
节食减肥会诱发胆结石吗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减肥的方法主要是节食减肥,但是节食减肥对人体伤害较大,而且容易诱发胆囊结石。  减肥的方法主要是节食减肥,但是节食减肥对人体伤害较大,而且容易诱发胆囊结石。  诱发胆囊结石的主要原因是进食过少造成营养不均衡,不饱和脂肪酸、胆碱类物质减少促进肝脏分泌过多的磷脂成分,同时胆囊胆汁酸成分分泌减少。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结石临床的治疗主要是采取两种手段,即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临床的治疗主要是采取两种手段,即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如果胆囊结石的患者处于急性期,可以服用抗炎解痉的药物进行治疗,缓解急性发作引起的症状。如果患者处于慢性阶段,可以适当采取利胆剂进行治,比如熊去氧胆酸、金胆片、消炎利胆片
为什么经常不吃早饭容易得胆结石
刘军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收缩主要是在进食后,胆囊将胆汁排到肠腔来参与食物的消化。如果长时间不吃早饭,胆囊长时间不收缩,胆汁储留在胆囊内,就容易诱发结石。  胆囊是消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不吃早饭的人得胆囊结石的几率比正常人高的主要原因是,胆囊的收缩主要是在进食之后,将胆汁排到肠腔参与食物的消化。如果时间不吃早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