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导尿术处理,老年人、儿童有特殊处理方式,慢性尿潴留需治疗基础疾病并调整生活方式,一般人群避免长时间憋尿、适度运动,特殊人群如前列腺增生患者要避免辛辣食物、定期检查,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康复训练以预防尿潴留。
一、尿潴留的定义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的一种病症,可分为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起病突然,膀胱内迅速充满尿液,患者会感到小腹胀痛难忍;慢性尿潴留则是逐渐发生的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不畅、尿频、尿不尽等。
二、急性尿潴留的处理方法
(一)非药物的紧急处理
1.诱导排尿
听流水声:让患者听水流的声音,利用条件反射来诱导排尿。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对水流声会产生排尿的相关神经反射,对于部分患者可能有效。
热敷、按摩:下腹部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颈部肌肉的痉挛;按摩下腹部,从膀胱上方开始向下方轻轻按摩,也有助于促进尿液排出。但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等特殊情况的患者,按摩需谨慎,避免引起不适或损伤。
2.导尿术
这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对于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医生会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导尿。但对于一些尿道有损伤、感染等情况的患者,导尿可能会有禁忌或需要特别操作。例如,女性患者导尿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尿道,儿童患者导尿则需要更加轻柔准确的操作,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二)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处理
1.老年人:老年人发生急性尿潴留可能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有关。如果是前列腺增生导致,在导尿后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针对前列腺增生进行治疗。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导尿后要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鼓励老年人适当饮水,但要注意控制饮水量和频率,避免加重膀胱负担。
2.儿童:儿童尿潴留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外伤等因素有关。在处理时,除了遵循上述一般的导尿等方法外,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儿童的泌尿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是否有先天性疾病等情况,以便进一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三、慢性尿潴留的处理思路
(一)治疗基础疾病
1.前列腺疾病:如果是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慢性尿潴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于症状较轻、未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以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定期复查前列腺相关指标,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久坐、饮酒等可能加重前列腺充血的因素。对于症状较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有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缓解前列腺平滑肌的痉挛,改善排尿症状;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2.神经系统疾病:对于因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等)导致的慢性尿潴留,需要针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可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等方法帮助患者排尿。例如,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导尿操作,一般建议每4-6小时导尿一次,在导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并且要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导尿方法和清洁护理等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水习惯:慢性尿潴留患者要注意合理饮水,一般建议白天适量饮水,每天饮水量可控制在1500-2000ml左右,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晚上临睡前适当减少饮水量,以免夜间膀胱过度充盈。
2.排尿习惯: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定时排尿,每隔2-3小时尝试排尿一次,即使没有尿意也可以尝试蹲坐或轻按下腹部,以训练膀胱的收缩功能。
四、尿潴留的预防措施
(一)一般人群
1.避免长时间憋尿: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避免长时间憋尿。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壁压力升高,影响膀胱的正常收缩功能,增加尿潴留的发生风险。
2.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维持膀胱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二)特殊人群
1.前列腺增生患者:除了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前列腺增生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前列腺,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加重排尿困难。同时,要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保持泌尿系统的神经功能处于较好的状态。例如,脊髓损伤患者要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包括定期的排尿训练等,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