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的引发因素多样,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及各特殊人群情况)、化学刺激(卫生巾护垫、阴道冲洗刺激及相关特殊人群)、过敏反应(接触性过敏、食物过敏引发外阴反应及特殊人群)、局部皮肤病变(湿疹、神经性皮炎及特殊人群)。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常见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女性外阴部与尿道、肛门邻近,经常受到粪便、尿液的污染,容易导致细菌滋生。例如,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大便后擦拭方向不正确,由肛门向尿道方向擦拭,就可能将肠道细菌带到外阴部引发感染。在经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也会为细菌繁殖提供适宜环境,增加细菌感染外阴炎的风险。
特殊人群:婴幼儿由于其外阴发育尚未完善,雌激素水平低,阴道上皮薄,糖原少,pH值偏高,局部抵抗力低,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外阴炎。比如家长给婴幼儿穿开裆裤,外阴部直接与外界接触,增加了细菌侵入的机会。
2.真菌感染
常见真菌:白色念珠菌是引起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主要病原体,进而可能导致外阴炎。女性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情况下,阴道内环境改变,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繁殖生长。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增高,酸度增加,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外阴瘙痒等外阴炎相关症状。
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也是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高发人群,更容易出现外阴炎症状。
3.病毒感染
常见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外阴疱疹,进而导致外阴炎。性传播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有不洁性生活史的人群感染风险增加。此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可能被激活,引发外阴部疱疹发作,出现外阴炎表现。
特殊人群: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属于高危人群,感染病毒引发外阴炎的可能性更高。而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女性,无论是由于疾病还是其他因素导致,都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影响外阴健康。
二、化学刺激
1.卫生巾、护垫刺激
部分女性使用劣质的卫生巾或护垫,其材质可能不透气、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长时间使用这类卫生巾或护垫,外阴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不透气的环境中,且受到化学物质刺激,容易引发外阴炎。例如,一些女性在月经期间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局部皮肤被经血、汗液等浸泡,再加上卫生巾材质不佳,更易导致外阴皮肤炎症。
特殊人群:青春期女性由于月经初潮,开始使用卫生巾,若选择不当,更容易因卫生巾刺激引发外阴炎。
2.阴道冲洗刺激
过度进行阴道冲洗会破坏阴道内正常的酸碱平衡和微生态环境。正常阴道内有多种菌群相互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过度冲洗会杀灭有益菌,使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外阴炎。比如有些女性为了保持外阴清洁过度频繁冲洗阴道,就可能破坏阴道微生态,增加感染风险。
特殊人群: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自行进行阴道冲洗更容易造成损伤和刺激,引发外阴炎。
三、过敏反应
1.接触性过敏
化纤衣物过敏:穿着化纤材质的内裤,其透气性差,且化纤纤维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外阴部皮肤长时间与化纤内裤接触,受到摩擦和过敏物质刺激,可引发外阴炎。例如,一些女性对化纤材质敏感,穿着化纤内裤后很快出现外阴瘙痒、红肿等外阴炎症状。
外用药物过敏:使用某些外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可能对外阴部皮肤产生过敏反应。比如使用含有某些成分的外阴药膏治疗其他皮肤问题,却对外阴皮肤过敏,导致外阴炎。
特殊人群:过敏体质的女性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更容易发生接触性过敏引发外阴炎。比如儿童如果属于过敏体质,穿着材质不合适的衣物也可能因接触性过敏出现外阴部皮肤问题。
2.食物过敏引发外阴反应
个别女性对某些食物过敏,在食用后可能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同时也可能累及外阴部皮肤,引发外阴炎。例如,对海鲜过敏的女性,食用海鲜后可能出现外阴瘙痒、皮疹等外阴炎表现。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不容忽视。
特殊人群:有明确食物过敏史的人群,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否则容易因食物过敏引发外阴相关问题。
四、局部皮肤病变
1.湿疹
外阴部湿疹可导致外阴炎。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局部潮湿、搔抓、过敏等。外阴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比如肥胖女性外阴部脂肪较多,透气性差,容易出汗潮湿,就容易诱发湿疹,进而出现外阴炎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红斑、丘疹等。
特殊人群:肥胖人群,尤其是女性,由于外阴局部解剖特点,更容易发生外阴湿疹相关的外阴炎。
2.神经性皮炎
外阴神经性皮炎也会引起外阴炎。长期搔抓、摩擦、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诱发外阴神经性皮炎。比如一些女性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经常搔抓外阴部皮肤,导致局部皮肤出现苔藓样变等神经性皮炎表现,同时伴有外阴炎症状,如瘙痒、皮肤增厚等。
特殊人群: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群,无论是哪个年龄段,都可能因神经性皮炎引发外阴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