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痛病因涵盖生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病变、消化系统异常等,诊断需结合病史采集、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感染性疾病处理、非感染性疼痛管理及手术干预,特殊人群需针对性关注,预防需调整生活方式、注意性行为卫生并定期筛查。
一、可能病因及医学机制
1.1.生殖系统感染
女性患者需重点排查盆腔炎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及卵巢周围炎,此类感染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上行感染引发,典型表现为下腹持续性钝痛,伴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异味。男性患者则需考虑前列腺炎,其疼痛常放射至会阴部,与病原体感染(如大肠埃希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如盆底肌痉挛)相关。研究显示,约30%的慢性盆腔痛患者存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表现为盆腔静脉扩张导致的隐痛,与长期久坐或静脉回流障碍相关。
1.2.泌尿系统病变
膀胱炎或尿道炎是常见病因,尤其当疼痛伴随尿频、尿急或血尿时需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可能向下腹部及会阴部放射,其疼痛程度与结石大小、位置及移动相关。一项纳入500例下腹痛患者的队列研究发现,泌尿系统结石占病因的18%,其中输尿管下段结石最易表现为会阴部牵涉痛。
1.3.消化系统异常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可能因肠道痉挛出现下腹隐痛,疼痛多与排便相关,伴腹胀或便秘/腹泻交替。克罗恩病累及回肠末端时,疼痛可定位至右下腹并放射至会阴部,需通过肠镜及病理活检确诊。此外,腹股沟疝嵌顿初期可能表现为局部隐痛,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不可复性包块及剧烈疼痛。
二、诊断流程与关键检查
2.1.病史采集要点
需详细询问疼痛性质(钝痛/刺痛/绞痛)、持续时间(间歇性/持续性)、加重/缓解因素(如排便、性活动、体位改变),以及伴随症状(发热、呕吐、血尿、阴道异常出血)。育龄期女性需重点询问月经史、避孕方式及性行为史,以排除异位妊娠或黄体破裂等急症。
2.2.影像学检查选择
经阴道超声是女性患者首选检查,可清晰显示子宫、附件结构及盆腔积液,对异位妊娠诊断敏感度达95%。男性患者需行经直肠超声评估前列腺及精囊腺。CT尿路成像(CTU)对泌尿系统结石诊断准确率超过98%,尤其适用于肥胖或肠道气体干扰严重的患者。MRI盆腔增强扫描可评估软组织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肿瘤。
2.3.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10×10/L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感染,C反应蛋白(CRP)>10mg/L可辅助诊断炎症。尿常规出现红细胞>3/HP或白细胞>5/HP需考虑泌尿系感染,尿培养阳性可明确病原体。女性患者需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排除妊娠相关疾病。
三、治疗原则与干预措施
3.1.感染性疾病处理
盆腔炎患者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疗程需达14天以降低慢性盆腔痛风险。前列腺炎患者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缓解排尿症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控制疼痛。泌尿系感染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促进病原体排出。
3.2.非感染性疼痛管理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试用解痉剂(如匹维溴铵)调节肠道动力,配合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改善肠道菌群。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患者需避免长时间站立,可穿戴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严重者需行卵巢静脉栓塞术。前列腺炎物理治疗包括前列腺按摩、热疗及生物反馈治疗,可缓解盆底肌痉挛。
3.3.手术干预指征
异位妊娠破裂需紧急腹腔镜手术止血,黄体破裂伴腹腔内出血>500ml时亦需手术探查。输尿管结石直径>10mm或经保守治疗4周未排出者,需行输尿管镜碎石术。腹股沟疝嵌顿超过6小时需急诊手术,避免肠管坏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4.1.妊娠期女性
妊娠早期下腹痛需优先排除异位妊娠及流产,超声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后,若为生理性宫缩(疼痛轻微、间隔>10分钟)可观察,若疼痛加剧或伴阴道出血需立即就医。妊娠中期后出现下腹痛需警惕胎盘早剥,尤其合并高血压或外伤史者,需紧急行超声及胎心监护。
4.2.老年患者
老年男性下腹痛需警惕前列腺癌骨转移,若伴骨痛或体重下降,需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及骨扫描。老年女性需排查卵巢恶性肿瘤,CA125>35U/ml或超声发现囊实性包块时,需进一步行CT或MRI评估。
4.3.儿童患者
儿童下腹痛需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疼痛多位于脐周,可自行缓解。若伴发热、呕吐或果酱样便,需警惕肠套叠,超声显示“同心圆”征可确诊,空气灌肠是首选治疗方法。
五、预防与日常管理
5.1.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久坐(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可降低盆腔静脉淤血风险,保持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肠道蠕动及前列腺血液循环。饮食需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每日25~30g)以预防便秘。
5.2.性行为卫生
固定性伴侣、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性行为前后清洗外阴可减少病原体逆行感染。男性需避免过度手淫或性交中断,以减少前列腺充血。
5.3.定期筛查建议
21岁以上有性生活女性需每3年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每5年一次。50岁以上男性需每年行直肠指检及PSA检测筛查前列腺癌,有家族史者需提前至45岁开始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