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的病因包括代谢异常相关(尿液中晶体物质排泄增多如钙、草酸、尿酸代谢异常及其他晶体物质代谢异常,尿液酸碱度异常)、局部因素相关(尿路感染、尿路梗阻)、其他因素相关(药物相关、饮食与饮水、遗传因素),代谢异常中不同年龄人群因生理特点等有不同表现,局部因素中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因各自特点导致相关病因发生率不同,其他因素中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代谢耐受不同,饮食饮水和遗传也与肾结石形成相关。
一、代谢异常相关病因
(一)尿液中晶体物质排泄增多
1.钙代谢异常
高钙尿症是常见的引起肾结石的代谢因素之一。正常情况下,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处于动态平衡。当肠道吸收钙增多(如维生素D中毒等情况)、肾脏重吸收钙减少(如某些肾小管疾病等)或骨钙动员增加时,可导致尿钙排泄增加。例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骨钙大量释放,进而使尿钙排出增多,尿液中钙浓度升高,容易形成以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肾结石。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儿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相对少见,但也有报道;对于成年人,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出现骨痛、泌尿系统症状等情况时需考虑该因素。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甲状旁腺疾病的发病上可能因激素水平调节略有不同。
高草酸尿症也是重要原因。肠道吸收草酸增多(如短肠综合征等)或肝内草酸产生过多(如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尿草酸排泄增加。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儿童期可能就会出现症状,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和反复肾结石形成。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草酸饮食,如大量摄入菠菜、巧克力等富含草酸的食物,会增加尿草酸排泄风险。
高尿酸尿症:尿酸排泄增多常见于痛风患者,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尿尿酸浓度升高。当尿pH值降低时,尿酸易形成尿酸盐结晶,进而形成肾结石。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痛风患者发病年龄各异,儿童痛风相对罕见,但成人中较为常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如饮酒、高嘌呤饮食等)相关。
2.其他晶体物质代谢异常
胱氨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肾小管功能缺陷性疾病,由于肾小管对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的重吸收障碍,导致尿中胱氨酸浓度升高,当超过其溶解度时,就会析出结晶,形成胱氨酸结石。该疾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性别差异不明显。
(二)尿液酸碱度异常
尿液pH值异常可影响晶体的溶解度。酸性尿易形成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碱性尿易形成磷酸镁铵结石和磷酸钙结石。例如,在泌尿系统感染时,某些细菌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导致磷酸镁铵和磷酸钙沉积形成结石。不同年龄人群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不同,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相对常见,尤其是女孩,可能与尿道短等解剖因素相关;在性别方面,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高于男性,这也使得女性磷酸镁铵结石等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饮水少等因素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进而影响尿液酸碱度,促进结石形成。
二、局部因素相关病因
(一)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时,细菌、脓块等可作为核心,促使晶体附着形成结石。一些细菌,如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有利于磷酸镁铵、磷酸钙等晶体的形成。在儿童中,尿路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结石形成,尤其是女孩,由于尿道短,更容易发生上行感染;对于成年女性,妊娠等生理状态也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可能性。不同性别在尿路感染的易感性上有差异,女性相对更易患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影响结石形成。
(二)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可导致尿液淤积,使晶体和细胞碎片等容易沉积,从而形成结石。引起尿路梗阻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性尿路畸形(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泌尿系统结石本身造成的梗阻、前列腺增生等。在儿童中,先天性尿路畸形较为常见,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长期尿液淤积易形成结石;对于成年男性,前列腺增生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也是导致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进而增加结石形成风险。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因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尿路梗阻的原因和发生率有所不同。
三、其他因素相关病因
(一)药物相关因素
某些药物可引起结石形成。例如,氨苯蝶啶代谢产物在尿液中浓度过高时可形成结晶,导致结石;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使尿中草酸排泄增加,增加草酸钙结石形成风险;使用磺胺类药物,其乙酰化产物在酸性尿中溶解度低,易形成结晶,引发结石。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情况不同,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使用药物时更易出现因药物相关因素导致结石的情况,需特别谨慎;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在不同性别中表现略有不同。
(二)饮食与饮水因素
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使尿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相对升高,容易形成结石。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如果饮水过少,尿液浓缩风险增加;对于成年人,尤其是从事高温作业或运动量较大的人,若饮水不足,更易引发结石。生活方式中,长期摄入高盐、高糖饮食也不利于泌尿系统健康,高盐饮食会使尿钙排泄增加,高糖饮食可能影响尿酸代谢等,从而间接增加结石形成风险。在性别方面,男性如果有饮酒、高嘌呤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相比女性更易因嘌呤代谢紊乱等导致尿酸结石形成。
(三)遗传因素
某些肾结石具有遗传倾向。如胱氨酸尿症是由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肾小管功能缺陷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有家族史的人群中,后代患肾结石的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儿童时期就可能发病。对于有遗传家族史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尿液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石并采取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