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各期有不同皮肤表现,儿童、成人、老年人湿疹症状特点各异,还常伴随瘙痒、睡眠障碍、精神心理问题等全身症状。
一、急性期湿疹的症状
1.皮肤表现
红斑:急性期湿疹首先会出现红斑,这是由于皮肤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等原因导致。红斑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边界通常不太清晰,颜色从淡红色到鲜红色不等,其范围大小因湿疹的严重程度和累及部位而异。例如,在面部的急性期湿疹可能表现为面部弥漫性的淡红色红斑。
丘疹:紧接着红斑会出现丘疹,丘疹是一种小的实质性隆起,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这些丘疹可以是针头大小至粟粒大小,颜色与周围皮肤相近或稍红,质地较硬。在手部的急性期湿疹中,可能会看到手部皮肤出现密集分布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
水疱:严重的急性期湿疹会出现水疱,水疱内含有清亮的液体,水疱的大小不一,可从针尖大小到绿豆大小不等。水疱通常是由于皮肤表皮内液体聚集形成,例如在肘部等摩擦部位的急性期湿疹可能会出现较多的水疱。
二、亚急性期湿疹的症状
1.皮肤表现
红斑减轻:亚急性期时,红斑的颜色会较急性期有所减轻,变为淡红色或暗红色。红斑的范围也可能较急性期有所缩小,但仍可能存在一些残留的红斑。
丘疹减少:丘疹的数量较急性期明显减少,部分丘疹可能开始消退,但仍有少量丘疹存在。丘疹的体积也可能有所变小,质地相对急性期的丘疹有所变软。
鳞屑出现:此期一个较明显的特征是鳞屑的出现,鳞屑是由于表皮角质层的过度增生和脱落形成。鳞屑可呈细小的糠秕状,也可呈较大的片状,附着在皮肤表面,在皮肤干燥的部位,如小腿的亚急性期湿疹可能会看到明显的糠秕状鳞屑。
三、慢性期湿疹的症状
1.皮肤表现
皮肤增厚:慢性期湿疹的皮肤会出现明显的增厚,这是由于皮肤的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表皮和真皮的增生。皮肤增厚可使皮肤纹理变深,例如手部的慢性湿疹可能会出现手掌皮肤增厚,纹理加深,皮肤变得粗糙。
苔藓样变:皮肤可出现苔藓样变,表现为皮肤纹理增粗、加深,皮嵴隆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这种改变常见于肘部、膝关节等部位的慢性湿疹,皮肤外观像皮革一样,质地坚韧。
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部分患者会出现色素沉着,皮肤颜色较周围正常皮肤加深;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色素减退,皮肤颜色变浅。例如,在经过长期慢性湿疹累及的部位,如颈部的慢性湿疹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的情况,这是由于慢性炎症影响了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所致。
四、不同人群湿疹症状的特点
1.儿童湿疹
好发部位:儿童湿疹好发于头面部,尤其是额头、面颊、scalp(头皮)等部位。在婴儿期,面部湿疹较为常见,表现为面部红斑、丘疹、水疱等,严重时可蔓延至颈部、胸部等部位。儿童皮肤较薄嫩,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所以湿疹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为明显,且瘙痒感可能更强烈,儿童可能会因为瘙痒而频繁搔抓,导致症状加重和继发感染等情况。例如,婴儿湿疹搔抓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破损、渗液等情况,增加感染的风险。
症状表现特点:儿童湿疹的红斑颜色可能相对鲜艳,丘疹、水疱等出现的频率较高,由于儿童的皮肤代谢和修复能力与成人不同,所以湿疹的病程发展可能相对较快。而且儿童湿疹与过敏因素的关系较为密切,往往在接触过敏原后症状迅速加重。
2.成人湿疹
好发部位:成人湿疹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手部、足部、小腿、肘部、乳房等部位。手部湿疹可能与职业接触有关,如接触清洁剂、化学品等,表现为手部皮肤干燥、增厚、苔藓样变等;小腿湿疹多与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小腿皮肤红斑、丘疹、鳞屑、瘙痒等。
症状表现特点:成人湿疹的症状相对儿童可能更具多样性,慢性期的表现更为典型,皮肤增厚、苔藓样变等情况较为常见。成人湿疹的瘙痒感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由于成人的搔抓控制相对儿童较好,所以继发感染的情况相对儿童可能稍低,但如果搔抓过度仍会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等问题。
3.老年人湿疹
好发部位:老年人湿疹好发于四肢伸侧,如手臂、小腿等部位。由于老年人皮肤的老化,皮肤屏障功能进一步下降,所以湿疹的发生可能与皮肤干燥等因素关系更为密切。
症状表现特点:老年人湿疹的皮肤干燥情况更为明显,除了有红斑、丘疹、鳞屑等一般湿疹表现外,皮肤干燥程度更重,可出现皮肤脱屑严重,甚至有皲裂的情况。而且老年人湿疹往往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湿疹的耐受和修复能力较差,所以治疗相对较为困难。同时,老年人湿疹的瘙痒感可能也较为明显,夜间瘙痒可能会加重,影响睡眠质量。
五、湿疹伴随的全身症状
1.瘙痒
湿疹最常见的全身伴随症状是瘙痒,瘙痒程度因人而异。轻度湿疹可能仅有轻微的瘙痒感,不影响日常生活;而重度湿疹患者瘙痒感非常强烈,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例如,急性渗出性湿疹患者往往瘙痒剧烈,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从而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和炎症反应。瘙痒是由于湿疹病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产生瘙痒的感觉。儿童由于无法准确表达,可能会通过哭闹、频繁搔抓皮肤等方式来表现瘙痒;老年人可能因为瘙痒而出现情绪烦躁等情况。
2.睡眠障碍
由于湿疹的瘙痒等症状,尤其是在夜间,瘙痒可能会加重,从而导致患者睡眠障碍。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免疫功能等。例如,湿疹患者因为夜间瘙痒频繁醒来,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的新陈代谢等。儿童长期睡眠障碍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长期睡眠障碍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衰老进程和诱发其他疾病。
3.精神心理问题
长期患有湿疹且病情反复不愈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湿疹的外观改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例如,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患有湿疹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他人的看法而不愿意外出社交,长期下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焦虑和抑郁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湿疹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